你知道吗?如果清朝的疆域保持到今天,我们现在的国土面积将比现在大上整整三分之一!从1316万平方公里到960万平方公里,这356万平方公里的差距,相当于整整33个江苏省的面积。这些土地究竟去了哪里?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帝国巅峰:大清是如何走向1316万平方公里的? ![]() 康熙年间,清军在漠北进行了征战行动,与此同时也成功收复了台湾。这样一来,就建立起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帝国版图。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考证而言,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之时清朝的疆域,东边抵达库页岛,西边直至葱岭,北边抵至西伯利亚,南边直至南海诸岛,全然呈现出了一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豪迈气概。 ![]() 有趣的是,当时的清朝边境划定有着这样一个独特的方式:在那些重要的关隘处,设立界碑。现存最为著名的,便是位于黑龙江畔的“长白山定界碑”,碑文以满文、汉文、蒙古文、女真文这四种文字被镌刻,彰显着多民族统一的这一盛世景象。这些界碑,如今已然成为了研究清代疆域的重要实物依据。 领土流失:一场无声的'切蛋糕'游戏 ![]() 1858年,《瑷珲条约》的签订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依据历史档案的记载,此条约致使清朝丧失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在两年之后,《北京条约》的签订再次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外蒙古的独立。中国现代史研究专家刘德喜在《蒙古独立始末》一书中指出,外蒙古的156万平方公里领土流失,堪称近代中国最大的单次领土损失。这片草原,曾是成吉思汗驰骋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他乡。 那些鲜为人知的领土故事 ![]() 唐努乌梁海的故事着实令人痛心。这片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叶尼塞河的上游,如今属于图瓦共和国。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直至现今仍然保留着诸多汉语地名,“唐努”这一词汇,意即“高山”它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的归属情况。 伊犁河谷里有一块地方,在历史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丢失的状况。这片特别肥沃的土地,以前是丝绸之路上很重要的一个停留站点,而且还是连接中亚的重要通道。现在呢部分区域已经被划到了中亚的那些国家里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