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Ding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出自诗人杜甫《秋词》。 只要内心真正安宁,多数疾病都不会发生,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人身上的静气何其珍贵! 在这浮躁,不安,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中,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只坚守自己的初心, 维持自身的节奏,专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需要的是各种“因缘和合”。 莎士比亚曾说: 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那如何保持心静? 首先,不要渴求这是一件你今天做了,立马就能实现的事情, 不可能,如果你有这个妄念,我在这里先斗胆打破。 如果你秉持看一篇文章,学一个方法就能一劳永逸解决你多年积累下来的习性, 这会是你焦虑的根源,那还不如不看。 智慧如你,定能明白我的苦心 ! 这里强调的是“心态要摆正”, 心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你通晓真理后,无数次的亲自验证,失败,再验证, 最后得到结果的过程。 接下来分享心静方法:正念 也许你看过很多篇文章,教你喝茶,赏花,运动等方式静心。 他们都说的没错,100个教你静心的方法最终的原理都是这两个字:正念。 如果你能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代替你原有的认知模式, 那么我敢肯定的说:你的心一定会越来越静,静到连你自己都惊讶。 《黄帝内经》有云:精神内守,恬淡虚无。 所有的智慧,直指“静”。 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是强迫大脑什么都不想,而是不乱想。 是的,直白点说,就是不是强压自己什么都不想,而是只想你当下,此刻正在做的这件事。 我举个生活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此刻正在看这篇文章,你的眼睛,大脑和心应该是指向同一方向, 眼睛在扫视屏幕上的文字,大脑在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这时你的心是“静”的。 但如果,你在看文章时,同时还在想“晚上吃什么”,“等下几点下班”, “领导早上莫名其妙跟我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么你的心就乱了! 正念是一种全然的,没有评判性的注意力,专注于当下。 当你始终处于正念中,这也就意味着你能体会到人生每一刻的存在。 小到吃饭,散步,运动,呼吸,大到结婚,生子。 每一刻都被我们“记录下来”,因为我们始终处于“正念”中。 正念的人,没有焦虑,没有内耗,没有抑郁,因为活在当下是唯一不会产生焦虑的活法。 你吃饭的时候,专注吃饭,会有什么焦虑? 睡觉是人类的本能,你就体会睡觉,哪里来焦虑? 工作的时候专注把工作干好,洗碗的时候就把碗洗好,你自然就能心静。 你的“不静”来自于睡觉的时候回想白天发生的事,吃饭的时候在思考即将要干的事。 你付出的时候,在想我能得到什么回报。 如此循环,怎会“静”? 正念是一个强大的心理工具,是能真正帮助你寻回内心的宁静。 专注当下,不评判,是正念核心,简单分享几种实操方法: 方法1:观息法这个我之前的文章有提到过,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在账号中搜索。 超级好用,我几乎推荐给身边所有人,还有我的来访者。 专注自己的呼吸,感受这一呼一吸间身体的感受,他能帮助你把思绪拉回, 回归当下,回到宁静。 方法2:冥想冥想我也介绍过多次,直白点说就是每天抽10分钟练习静坐,注意,不要带手机, 就你一个人,找个相对安静的地方,静一会,即便有杂念出现,也不评判, 任其穿过你的身体,只要不评判,你就不会焦虑,冥想能让人身心愉悦。 方法3:体会周围环境,同样没有评判。你走过的路边,那些花草树木,即便冬日凛冽的寒风, 已经让很多植物“惨不忍睹”。但他们依然全然接纳自己生命的变幻, 你看着他们,没有漂亮和凋零之分,只是体会着。 除了花草树木,你也可观察其他。方法同上。 正念是一种能量波。 正念不是指正向的念头,而是去觉察正在发生的念头, 让你链接真实的自己,那一刻即使外界纷繁复杂,也丝毫不会改变你早已平静如水的心。 友: 这不是一种神秘的玄思,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哲学,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 一种能够帮助我们穿越人生苦海的力量。 终有一天,你会静下心来,像个局外人一样回顾自己的一生, 一会叹息,一会释然,一会微笑,浮生不过梦一场。 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你内心的释怀和通透! 真正的幸福只有一种:真实的活在当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