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单位积极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在整治工作中的职责分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重点、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为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专题讲座、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提高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纪国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全面排查问题线索,建立台账管理 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电话、邮箱,开展问卷调查、走访群众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线索。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四)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坚持零容忍态度,对排查出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加大对典型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印发通报文件等形式,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 (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针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查找制度漏洞,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发生。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巩固整治成果。 二、取得的成效 (一)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通过集中整治,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违规收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在整治过程中,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三)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针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了一批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物资采购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加强了内部管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为预防腐败和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线索排查不够深入 虽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线索排查不够深入的情况,部分问题线索质量不高,可查性不强,影响了整治工作的效果。 (二)整治工作进展不平衡 个别部门对集中整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整治工作进展缓慢,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导致整治工作在不同部门之间进展不平衡。 (三)长效机制落实不够到位 虽然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落实不够到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影响了长效机制作用的发挥。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问题线索排查力度 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创新排查方式方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深入开展问题线索排查工作,提高问题线索质量和可查性,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持续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 加大对各部门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部门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整治工作整体推进、取得实效。 (三)强化长效机制的执行和监督 加强对长效机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长效机制真正落地生根、发挥作用。 (四)不断巩固和拓展整治成果 认真总结集中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推广应用,持续巩固和拓展整治成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强化廉洁自律意识,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我单位在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工作要求、更实的工作举措,持续深入推进整治工作,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