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在砚边消磨

 醉倚西风 2024-12-13 发布于河南
近日,从网上买了一卷云龙纸。下午,从单位返回时,顺便从快递站点取回。
包装很细心,用纸筒,装得很严实。这是六尺纸,共十张,价格不低。讲究的商家,懂得对自家产品的爱惜。
从车里拿出来,遇见楼下邻居,问这是啥东西。我不好意思说是宣纸。就顺口说道,一截水管子。
回到家里,我立即打开包装。黄灿灿的宣纸一下子展现在面前,我的眼睛都变得亮了起来。纸的纹路清晰,色彩均匀,中间虽夹有纤维,虽然看似毛糙,但是压得均匀,做工很细致。我从中取出一张,进行简单折叠后,把书桌腾开,倒上墨汁,挥笔写下一幅大字五言律诗。纸张的吸收性很强,墨色自然渗入纸内,线条显得很沉实,厚重。一张好纸会带来好心情,心里感觉都是甜的。在自己喜爱的纸上书写,很安静,很享受。我喜欢听毛笔接触纸面的声音,也喜欢闻房间里散发的墨香。好墨,好纸,好笔,好文,叠加在一起,不就是人生的好时光。
写字的人,最爱惜的是时间。拿起一本字帖,对着一张宣纸,像石头沉在水底一样,心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时光不知不觉地从身边游走,“沉醉不知归路”,一小时,两小时……全然不觉。所以,自喜欢写字以来,我推掉了很多应酬。倘若不能呆在书屋,几天不能俯案写字,内心就变得空空的,有种魂不守舍的感觉。一旦拿起毛笔,坐在案头,就会荣辱偕忘,内心安详,吃喝玩乐早都一一抛之脑后了。对于写字的人来说,时间最贵重的,时间最舍不得浪费,而自己大把大把的时间又都被墨汁吸收掉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写字的成本最低,一张书桌,一支毛笔,一碟墨汁,一张纸,就可以心满意足了。但,这也是爱好的初级阶段。时间久了,对于器物也有了讲究。例如,毛笔。笔的长短、粗细、轻重都有讲究,笔毛的种类更是各有不同,不单单有软毫、硬毫、兼毫,还有狼毫、羊毫、紫毫、鼠须、鸡毫、猪鬃等,我入行浅,懂得不多,也不大计较。但是,大大小小的毛笔却也有几十枝。有时候,这支毛笔用得很顺手,写上一段时间;得洗净,收藏,放在写作品时用。这就像新车一样,开过磨合期后,最顺心;若再开,小毛病就多了。所以,磨合后的“好毛笔”得省着用。
写字者,多是穷书生。即使讲究,也往往是一种穷酸。平时,练字用的多是毛边纸,用得多,只要便宜就好,普通书家,没资本讲究。但写久了,也总想用点好纸。纸的种类更是多得很,品相也不一。像女人逛商场,这山望着那山高,淘来淘去,家里的纸张就越积越多。有些是不好用的,有些是暂时用不上的,有些是不舍得用的。记得我有一包六尺三开的腊染纸,打过格子,也好用,感觉自己的字还配不上它,就束之高阁。约摸过了两年,再打开时,这纸间竟被虫打了,那心啊,痛得不行!好的纸张,做工细法,如沉茶一样,价钱贵得吓人。写字人,若遇见好纸,就心存感恩,激动。但太激动也不行。纸,说到底是种载体,只有反复使用,找到笔墨纸三者之间的契合度,才会写出满意的作品来。
呵呵,为器物所困,也是写字者的一种困境。
我自小生在山村,有幸有份工作,有碗饭吃,早就满足了。而能在闲暇之余,拿出一点时间,沉下心来写字,真是难得的福分。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自然是闲适而高贵的艺术,而艺术是心灵的体操,游于艺,内心怎能不丰盈!伏案写字,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就是自我的成全,就是幸福的人生。于是,对于能够安心写字,我常心存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