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的某个晚上,我又在气庄爷庄奶,想现在还有多少黄玲因为愚孝丈夫而气闷。忽然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当剧者迷。我所有的观念和情绪都是基于新世纪的今天,但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距今将近半个世纪!
那时的道德伦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孝顺长辈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又因社会资源匮乏,生活堪堪温饱,女性往往是被要求付出的一方,长子长女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每个人都承担着巨大的时代烙印,背负了很多个人情感以外的亲情绑架,苦不堪言又认为是理所当然。
儿时的驯育像被植入的电脑程序,孵化成永恒的人生哲学。庄超英对吸血式父母的无条件顺从,在当今社会看来愚昧可恨,却是当时国情下大多数人奉为圭臬的行为准则。
长辈若是通情达理,忍一忍倒也相安无事。日子鸡飞狗跳,孝庄百思不得其解:“我做错了什么?”却不会从根本上反思自身。就像被黄玲逼着从家里要回一部分工资养家。他知道妻子是对的,却恨妻子让他做不成大孝子,咬牙切齿跟妻子吵架,全然不顾她还在月子当中。
传统的婆媳关系中,身为长辈的婆婆牢牢占据着道德制高点,压制媳妇,重男轻女。庄爷庄奶对筱婷没有半点疼爱,受累了才想起筱婷,其实是让筱婷跟黄玲一样无条件为他们付出。而本该护住她们的那个男人的缺席,让黄玲屡屡被迫冲在前面护着一双儿女。掀桌子的代价太大,只能由着婆家拿捏。
多年和尚熬成佛,多年媳妇熬成婆。一代复一代,受气何其多。
有多少儿媳像黄玲这样,刚结婚时对婆家掏心掏肺,却在一次次算计和不公中累积了一堆失望。
黄玲已经是当时少有的、敢跟公公婆婆丈夫硬刚的女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