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巨来自钤印存

 柳谙花茗 2024-12-15
陈巨来先生自钤印存方来界 敦堂书画金石文字丛刊之廿二陈巨来 著  张弘呈  王荣斌  编西泠印社出版社ISBN 978-7-5508-3870-3开本:889mm×1194mm 30开定价:158.00元起
读《陈巨来先生自钤印存》
王荣斌
敦堂兄近年悉心搜集陈巨来印蜕资料,所得不少,今日又有《陈巨来先生自钤印存》成册,嘱略作解读。《自钤印存》自然是有无穷妙处,我所能得者不过九牛一毛,大略罗列如下。
自拓之妙处在于出示了一份标准答案。
没有任何一个人比篆刻家自身更知道自己的印章钤盖出来是什么样子的,你所见便是他想让你见的,毋庸置疑。陈巨来擅刻工稳印,又传有陈巨来拓印法,以手指沾印泥如何如何,后来人多理解为使印线条不涨,其实不然。印章的钤拓受印泥、纸张、印面、环境温湿度、钤拓手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完全的不涨线是不可能的。观此谱中陈巨来亲钤印蜕便可知,其所求并非绝对不涨线,而在于干湿合宜,虚也虚得,实也实得。在标准答案之前,我们无需去讨论其失误与否,而是通过标准答案探究其因何如此,以及何以至此。
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受印者自己钤盖出的印蜕和刻印者所钤盖的印蜕差距极大,甚至面目全非,有时对比作品所钤盖与出版物所见很难确定是否同一方印,工稳类作品尤其如此。而陈巨来的作品却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以上提到的影响印章钤盖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唯一不变的只有印面的情况。也就是陈巨来在刻制的时候已经把受印着的钤盖情况考虑进去,把印面刻成无论谁来钤盖都不会出现过分失误的样子。


此《自钤印存》中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便是陈巨来认为的合宜状态。此本以原色原尺寸的形式印出,很好的保留和呈现了陈巨来对于自身印章钤拓效果的理解。合理的涨线,以及通过技巧处理印面使达到钤盖要求,这对于临习陈巨来的篆刻创作者来说是尤为难得的体会。
目前存世的陈巨来的印章数量并不是十分的庞大,我们能见到的更是有限,因此就多赖更多藏家手中印蜕资料的逐渐公开,而《自钤》中所搜集之前未见过的占据了相当的分量,弥补了之前对于陈巨来认识的不足。以下分类举例说明。
元朱文
陈巨来对元朱文的成就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1,确立了元朱文在篆刻中的独立地位
2,将元朱文中所用篆书系统化
3,提供了大量元朱文收藏印的样式典范
4,大大丰富了元朱文的创作技法
5,其自身元朱文创作水平的绝对高度
对陈巨来篆刻成就的讨论应该从其师赵叔孺的这句话说起:陈生巨来,篆书醇雅,刻印浑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

赵叔孺的这句话肯定了陈巨来在元朱文创作上的成就,也奠定了陈巨来在元朱文创作上的地位。
元朱文,起于元代,流行于明清。在陈巨来之前,元朱文的创作并不是以系统化的形式来呈现,能以元朱文创作为能事者也只有巴慰祖而已。而巴慰祖存世作品不多,加之水平的问题,虽然他自身可以称能者,却并不能让世人认识到元朱文的美之所在,因此也没能将元朱文带到一定的高度。陈巨来的元朱文也是受到巴慰祖的影响的,其早期作品的创作形式到篆法都有巴的影子。

清末以后,大量皇宫内藏书画流入市场,这极大的刺激了民间历代书画的收藏。陈巨来周围便聚集了大量的古代书画的藏家,藉此他也得以见识到了大量的历代书画作品,以及其中所钤盖的收藏印。这丰富了陈巨来的眼界,使其能够有丰富的素材资源以总结出作为书画收藏印元朱文得天独道的优势。这些历代书画的藏家也委托陈刻自己的收藏印,使其有了足够的实践和尝试的机会。这点是很重要的,我们遍观历代的名篆刻家,其印章风格面目的形成无一不是严重的受到其交往的影响,很多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陈巨来周围的藏家、客户,成就了陈巨来在元朱文创作上的成就。《自钤》中元朱文收藏印的样式和内容整理如下:





因为陈巨来自身篆刻水平的高度,注定他的元朱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最初的的尝试创作到逐渐找到适合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至于最后的运用自如,都是他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失的部分。而要窥探这个系统性不但需要庞大的作品存世,还要保证存世作品中能兼顾到各个时期,各个面目。之前看陈巨来作品,除却经典成熟作品外,偶有也会有些略显生疏又跳脱的作品,只是这样的作品数量稀少,不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随着出版物中类似的频繁出现,才能够将他们合理的补充到他的系统中去。
《自钤印存》中非常见的元朱文面目如下:



宽边朱文
宽边朱文是所有印章风格中实用性最强的一类,又有称阔边朱文者。在印章的使用逐渐平民化的民国,当时活跃的篆刻家几乎对此类都有涉猎,而陈巨来的宽边朱文又有着其他人不可比拟的优点。
宽边朱文始于战国时六国小玺,因此其文字基础为六国文字,后世的创作者也多以此为基础。而六国文字的辨识度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不同于其他篆刻家以六国文字为创作基础,陈巨来主要以秦汉摹印篆以及元朱文为创作基础,在此基础上辅以金文元素。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文字识别的问题,同时其添加的金文元素又保证了同宽边这种形式的协调一致。反过来,某些在宽边中使用的金文元素文字姿态等同样的也适用于元朱文的创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丰富了元朱文的创作素材。
《自钤印存》中还收录了部分之前未见的宽边朱文,不仅是印蜕之前未见,风格更是首见。



类比其他宽边作品,以上印蜕线条更加平和,用篆也更加强调秦汉篆书的篆法,章法平正不用奇。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出于过渡阶段的作品,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特点不明显,更多的精力放在稳健上。这对研究陈巨来篆法的演变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倘若有有机会能确定其中几枚印章的创作年代,陈巨来宽边朱文的演化构成将更加的清晰具体。
细白文
对于细白文的创作大抵有几类师法,战国玉印、秦印、汉官印、凿刻私印、如《赖古堂印谱》类明清白文等。陈巨来的细白文多师法明代朱文,而其用线形状也成为其独到处。并且发展出了和不同线条相配合的章法与篆法,虽同为细白,却又有不同的面目呈现。《自钤印存》中细白文整理如下:














另,此前著录的部分印章或有原印蜕钤不精,或有钤拓年份靠后印章残损的,此《自钤印存》著录的部分印蜕页弥补了这部分的不足。如下:
释 文
自 钤
其 他
备 注





安持精舍印存
增订安持精舍印存





安持精舍印存
陈巨来印存
马栋臣藏陈巨来手钤印蜕





安持精舍印存
陈巨来印存
增订安持精舍印存
《墨稿》中所录部分印稿原印在《自钤印存》中也有出现,其数量近六十枚。这为研究陈巨来墨稿,以及其从墨稿到印章的具体实现提供了资料。对比墨稿和最后的成品能发现很多的规律,如朱文部分写的往往要精细,而白文则略显粗糙,很多只是大概标注下章法和位置。另外陈巨来白文中的很多笔意对比印稿我们就不难发现其来源了。
亲拓
墨稿
页码
亲拓
墨稿
页码

134

148

133

135

135

137

135

137

137

137

139

138

141

140

134

142

145

154

149

144

144

147

147

146

146

148

151

151

150

150

152

155

154

156

156

156

159

158

158

161

160

160

162

165

156

164
其中也有所录印蜕和墨稿中内容相同风格相似的情况,如:


我们很难判断相同的内容他是刻了两方,还是最后修改了印稿,至少目前保留下来了他两个思路。


“荷斋范午珍藏”见于《自钤》,“荷斋花甲珍藏”范甲号荷斋,不知是安持老人记错了订单的内容还是随手又写了一个内容恰好相似又合理的稿子,只是目前留下的印蜕确为“范甲”,而“花甲”稿也未见有使用后留下的水痕。
书中还收录了陈的几枚边款的稿本,有意思的是此稿文字为正书。我们知道,边款中的文字实际是正书,倘若用水印法上稿其中文字当为反书。而墨稿又有使用的痕迹,想来是陈正面施水使墨渗透石上?这怕是要陈亲自示范才得知了。



精装版

陈巨来先生自钤印存
精装版
书籍护封
精装版

书籍封面
精装版

书籍细节
精装版

运输纸盒
精装版
内页&细节
Duntang

购买方式
陈巨来先生自钤印存方来界 敦堂书画金石文字丛刊之廿二陈巨来 著  张弘呈  王荣斌  编西泠印社出版社ISBN 978-7-5508-3870-3开本:889mm×1194mm 30开定价:158.00元起
著者
陈巨来(1904-1984),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塙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鹤居士,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镇人,寓居上海。20世纪我国杰出的篆刻家,著名书画家、诗人,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又因《安持人物琐忆》一书,被誉为民国掌故专家。陈巨来篆刻艺术蜚声海内外,作品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视。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1980年9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安持精舍印话》。
编者
张弘呈,重庆南岸人,字槐荪,号翫斋,别署隅岚山馆、迟梦盦、枕聒室、聒眠楼。专事治印,推崇隽秀古雅印风,尤喜明清一路,近年于此尤为醉心,亦颇多心得。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入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全国重要展事。王荣斌(1988~),号芹父,斋名四九山房、东风眷斋。现居金陵。河北省金石学会理事。出版有印集《缉蔚楼印存》。刻印之余从事古壐印及流派篆刻研究,曾策展《诸子徙信—燕赵玺印联展》、《葵芒清质--四九山房印学公社成员作品展》,编有《安持老人印遗》第一集,《四九山房集拓近代名人印譜》。参编并设计有《河北省永昌博物馆藏古玺印选》、《诸子徙信 燕赵玺印 吴振文胡立鹏藏战国玺印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