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而又璀璨的中国书法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他们也留下了很多传世的经典书法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楷书作品。那么中国最美的十大楷书作品都有哪些呢? 第十名: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是书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唐代的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 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 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 ![]() ![]() 第九名:钟绍京《灵飞经》 相传为唐代钟绍京所书,一直为书法界推重,视为小楷典范,仅此足可供学习者师法。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 绍京书。《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启功特为此撰文介绍。下面展示为大都会博物馆看到原图,方得 见其用笔起止之变化,用墨淡雅之可爱,叹为观止。 ![]() 第八名:文征明《琴赋》 此帖为文征明小楷精品,74岁所作,是他晚年最为成熟的小楷巅峰之作。点画谨严,结构规整,法度严谨纯 熟,结体稳健。整幅作品展现一种洒脱、自然的气息,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感,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文微明小楷不仅仅是“秀整而已” 它师法晋、唐而不为其面目所囿,不但点画挺劲遒媚,笔势翩翩,而且 气象开阔,被誉为“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 ![]() 第七名:赵孟頫《胆巴碑》 赵孟頫63岁时所书,被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是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以其书法字体秀美、法度谨严 、神采焕发而著称。赵孟頫特别重视用笔,他的笔法意在笔先,笔到法随,起笔收锋,转折顿挫,温驯典雅 。虽然他的笔法没有大起大落,但颇具变化,以平和之态予以微妙表现,可谓平中见奇。这种独特的笔法和 风格使得《胆巴碑》成为赵孟頫楷书的经典之作。 ![]() ![]() 第六名: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原本的《洛神赋》,用的是一张麻纸,而不是一张普通的纸条。到了宋朝,经过时间的冲刷,这本书 的字迹已不完整,到了南宋贾似道的时候,这本书就只有13行了。贾似道曾在一块青玉上刻下十三行书法, 故名《玉版十三行》。此作品书体简静虚和、秀润奔放。字体笔画线条流畅,而且充满了力量和韵律,可以 说是千变万化。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是晋末年小楷的代表作品,它的落幕,同时也标志着唐楷的诞生。 ![]() ![]() 第五名:王羲之《黄庭经》 是王羲之楷书的代表作品,由他53岁时所书。王羲之在钟繇楷书拙朴浑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笔法更加灵 动秀美,意境静谧虚和,结字端庄肃穆、内紧外松、疏朗空灵。其法极妙,其气更逸,有俊美、开朗、健硕 的正大气象。整体布局排列紧密森严,字字利落干爽,点画浑厚圆实,又不失飘逸灵动之意。《黄庭经》为 后世的楷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对后世书法家学习和创作楷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楷书学习的经典范本。 ![]() 第四名:钟繇《宣示表》 现存钟繇的《宣示表》相传是王羲之的临写本,原为北宋内府所藏,后归南宋宰相贾似道所有,贾氏非常喜 爱命门客摹刻上石。宋代所刻《宣示表》几乎都在丛帖之中,源头都是内府藏所藏的王羲之摹本单刻单行的 《宣示表》。相较于钟繇其他作品,《宣示表》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 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逐渐走向成熟的楷书的特征。清代书画 家金农曾评价:“清瘦如玉,姿趣横生,绝无平生古肥之诮”。 ![]() 第三名:颜真卿《多宝塔碑》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 的经典楷书作品。此碑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简洁明快,字字珠玑。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 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多顿笔。结体严谨道密,紧凑规整,平稳匀称。学颜体者多从 此碑下手入其堂奥,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性作品,对后世影响较大。 ![]() ![]() 第二名:柳公权《玄秘塔碑》 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玄秘塔碑》在整体书风上,柳体法度 森严,面目又变颜体之肥,而为清劲挺拔、瘦硬通神,在唐晚期以一种新的书体及其劲媚之美引起了人们对 柳体的赞赏,它是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历来被作为童 蒙学书以及其他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 ![]() 第一名: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 天下第一正书”。 此作品是欧阳询76岁所写,加之又是奉敇而作,更是用心,笔力刚劲清秀,结体险绝瘦峻 ,既得北碑方正峻利之势,又有南帖风姿秀雅之韵,故历代推为学书之正途、初学之典范。被冠以“正书第 一“唐楷之冠”“翰墨之冠”“楷书之极则”等诸多美誉。后世科举考试写字的取法都以欧体为考卷之准绳 ,足见此书影响力之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