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漫话中国古代天文学之星宿(1)
2024-12-16 | 阅:  转:  |  分享 
  
漫话中国古代天文学之星宿(1)

胡经国



一、星宿概述

“星宿”(Stars),简称“宿”;据认为,所谓“宿”就是指星座而言的。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术语,寓指天上星星栖宿的场所。每一个星宿通常包含1颗或多颗恒星。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文天球黄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组(即二十八分区),俗称为二十八宿。由于这二十八分区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因而被称作二十八宿。

天文天球黄道附近的天区(星区)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这四方称为四象,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三辅黄图》卷三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下图为星宿——二十八宿概述图(图源:网络)。







星宿——二十八宿基本信息如下:

中文名:星宿

外文名:Stars

别名:二十八舍、二十八星

汉语拼音:Xīng xiù

常用:二十八星宿

类别:天文学

起源:上古时代

发现最早记载:中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起始方向: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

二、二十八宿简介

二十八星宿,简称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星官,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便于认识和观测星星,把若干颗恒星组成一组,每组恒星用地上的一种事物命名,这一组恒星就称为一个星官,简称“一官”。在唐、宋之后,也有称之为“一座”的。但是,这种“星座”并不包含天球天区(星空)区划的涵义,与现今所说的星座概念有所不同。三国陈卓把石氏、甘氏、巫咸三家星官合并组成一个283星官,共1465颗星的星官系统,为后代天文学家所沿用。

二十八宿以七宿为一象,共分四象。

二十八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四组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以及苍龙(原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四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四象二十八宿的简称如下:

东方沧龙七宿:角、亢(kàng)、氐(dī)、房、心、尾、箕(jī);其形如龙,故称“左苍龙”(原为“左青龙”)。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其形如鹑鸟,故称“前朱雀”。

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其形如虎,故称“右白虎”。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蛇一体,故称“后玄武”。

二十八宿的全称如下:

东方苍龙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二十八宿的每一宿各由不同数目的恒星组成;有的星宿包含十几颗至几十颗恒星,如奎宿和翼宿;有的星宿只由两三颗恒星组成,如角宿、心宿。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构成每一宿的的恒星用假想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各种形状不同的星象图形。

例如,二十八宿中的箕宿,由4颗星构成,像畚箕形;斗宿由6颗星构成,像古代舀酒的器具(斗);井宿由8颗星构成,像水井的形状,等等。

在二十八宿中,较为著名的星宿有昴宿;它位于金牛座,又称为“七姐妹”;以前的水手,常常通过计数该区域内的星星数目来测量视力。此外,还有参宿,位于猎户座。而心宿,又称为商宿,则位于天蝎座。古人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指的就是猎户座与天蝎座这两处。而俗称“积尸气”的鬼宿,则位于巨蟹座。

四象二十八宿与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中国古代划分天文天球天区的标准;而古代的西方也将太阳运行的轨道划分为十二个区域,这一点与东方不谋而合。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就是所谓的十二星座。只不过西方以人文为主,所以发展出耐人寻味的浪漫神话故事;而东方则与自然相结合,发展出与动物有密切关系的十二生肖文化。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用二十八宿来作为量度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的标志,因此古书上所说的“月离于毕”,意即“月亮依附于毕宿”;“荧惑守心”,意即“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意即“金星遮蔽住昴宿”等关于天象的说法就不难理解了。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而且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例如,在先秦时代,古代中国先民认为,初昏时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等。



(未完待续)









3







献花(0)
+1
(本文系现代科普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