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岭南大地冬日暖,百花齐放胜似春。2024年12月7日上午,广东省小小说学会部分骨干会员来到惠州市博罗县湖头村,开展了一场生动活泼的“五进”活动,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热烈欢迎。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申平,常务理事、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胡玲,常务理事、惠州市小小说学会秘书长钟志良,常务理事、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毛小玟及理事林秋萍、唐丽萍、帅永华、魏黎、蒲建知、李吾霞、龚慧卿等,还有各村民小组组长及村民共20多人参加活动。在湖头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伟武,副主任黄志高等人的热情引领下,作家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村里的文昌阁、黄氏宗祠和百年沉香树等景点。黄伟武等热情向大家介绍了湖头村的基本情况。湖头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宋朝末年,由博罗县湖镇白土村族人分支迁移至此地而形成。因族人落基时村头上有一口大湖塘,因而取名“湖头村”。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曾出过73名秀才、举人,解放前后也出过许多干部,村民好学上进,读书尉然成风。作家们参观景点后,来到湖头村村委会。由胡玲和活动策划者毛小玟一起,为村民送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小小说知识普及课。她们一改以往授课者台上讲,听课者台下听的模式,采取一问一答互动式进行授课。 毛小玟先后提出了关于如何挖掘和加工创作素材、如何塑造人物、如何使小说具有可读性等问题,胡玲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进行了解答。胡玲说,生活是获取写作素材的宝库,要尽量写熟悉的人或事。我们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或事均可成为创作素材。平时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久而久之对生活细微之处就会有高敏感度。一花一草皆有其独特之处,蕴含哲理情感,都可成为写作素材。个人的生活经历、他人谈话、时事新闻等也可成为素材,要学会建立自己的素材库。素材往往很平淡,需要加工和再创造。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一件平淡小事艺术化,把几个素材巧妙融合成一个故事。同时要展开思维的翅膀,升华文章主题,才能使作品意蕴丰厚,耐人寻味。在刻画人物上,不管哪一种文体,都要避免脸谱化、标签化、扁平化,使人物立体丰满。尤其是小说,要尽量写得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活。有些作品显得平淡,像记流水账,主要是缺乏想象力,没有对生活原型进行加工和再创造,没有写出人物独特的地方,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写出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才立得住,作品才吸引人,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如果故事好语言又精彩,才是好作品。小说要语言和故事两头抓,既要打磨好故事,也要雕琢好语言,如果一篇作品语言很精彩,故事平淡无奇,也只是徒有其表,如果故事曲折,一波三折,但语言像说明书,也不会受读者的欢迎。 现场,胡玲、毛小玟还与其他听课人员进行了互动,回答了他们的提问,现场妙语连珠,气氛活跃。 村民们表示,这种文化下乡很好,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学到了小小说的有关知识。 最后,申平会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感谢湖头村村委为广东百名小小说作家进乡村和大课堂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称赞湖头村是一个美丽而有文化积淀的地方。他说,我们小小说作家就是要通过“五进”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为基层民众送上精神食粮。他结合胡玲、毛小玟的话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小说创作不仅语言和故事很重要,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主题立意一定要深刻高远,“道他人所未道,”为读者提供最新鲜的思想,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文/欣然、钟志良 摄影/李吾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