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江仙·河下古镇
悠长石板通河岸,
酒旗店肆摩肩。
园林大宅拱桥坚。
小舟新月,河下映炊烟。
魁星照状元凄惨,
英雄擂鼓征船。
孙猴大闹九霄天。
境迁时过,淮水乃悠闲。
2024-8-23
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境内,位于淮安区西北边陲,属周恩来故里景区之一。古镇形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河下古镇主要的景点有湖嘴大街、吴承恩故居、吴鞠通中医馆、状元楼、文楼、闻思寺等,主要美食有长鱼宴、汤包、茶馓等。2002年7月,河下古镇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评定为首批全国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2015年10月,河下古镇作为周恩来故里景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在淮安城北河下(当时称末口)与淮河相接,以利于向北方运送军队和粮草。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又开凿了大运河(当时称山阳渎),沟通江淮的水路交通。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伐南唐以后,即于此建满浦关以通水路。后又建坝筑闸,更将闸改为坝。随着水路交通的发达,河下的商业逐渐繁荣,人口剧增,形成了水路重镇。宋朝名将韩世忠、梁红玉夫妻在此带领宋军抵抗金军的入侵,多次打败金军。明清时期随着漕运的兴盛,河下镇更加繁荣,街道纵横、楼台比肩、豪宅大院、园林亭苑四处遍布。
随着清朝的衰落、河道的淤塞、铁路公路的兴起、漕运的取消,运河不再风光,河下古镇也渐渐没落。时过境迁,运河归于平静、古镇止于喧嚣。现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古镇焕发新生,商肆林立,香火袅绕、人群熙攘,成为淮安旅游的必定打卡之处,访古探幽之地。
时过境迁、潮起潮落,一切都是历史老人作出的恰如其分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