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人为贵,当可使贱。” 意指一般的平凡人得到富贵,应当可以重回到贫贱的生活中去。 · “明至于能经务也,斯无恶于智矣!” 能把智慧之明用于天下国家的大事上,这便是智慧最高的善用了。 · “体悉人情至此,人谁不愿为之死乎?” 能够体谅人到这种地步,谁不愿为其效死呢? · “圣无死地,贤无败局;缝祸于渺,迎祥于独;彼昏是违,伏机自触。” 圣人行事,绝不会自陷死地;贤者所为,从不曾遭逢败局。这是因为他们能从细微的小事中预知祸害的来临,因此总能够未雨绸缪,得到圆满的结果。 · “宁为铅刀,毋为楮叶。错节盘根,利器斯别。识时务者,呼为俊杰。” 宁可做拙钝的刀子,不要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玩物。碰到盘根错节时,才能分辨工具的利钝。识时务的人,才是俊杰。 · “镜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祸先,验不回瞬;藏钩射覆,莫予能隐。” 察照事物的真相,度量事物的根本。如此,在福祸发生以前就能迅速预测它。即使如藏钩射覆这样的事,也都不能蒙骗我。 · “上智无心而合,非千虑所臻也。” 聪明人最高境界的人生境界,便是无常用其心,一切事情都依照自然规律做事,没有一切有意的管束和妄动。 · “圣贤之术,无时而窘。” 圣贤之人的方法,没有穷尽的时候。 ·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可以深入地观察和了解事情,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但在理应立断的情况下,绝不允许因观察而推迟,不然反受其害。 · “天地亦乌有智而不捷,不捷而聪明人哉!” 天地哪里有聪慧却不灵巧,灵巧却不聪慧那样的事? 这些名言警句体现了《智囊》中的智慧和谋略,对于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处理问题、做出决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