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稿丨水饮所致“眩晕伴腹胀便溏”,用这两方合用,症状十去八九

 龟镜 2024-12-22



中医书友会
第409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水湿为患、上犯清阳导致的眩晕,重要的是舌象——舌质淡胖,舌苔腻或水滑,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十分对证。此外还需明辨方证以外的证候,患者有腹胀便溏,虽然也是水湿为患,但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不够,还需加上香苏散理气宽脾化湿。

—本文约1014字,预计阅读3分钟—

图片

知行医室诊疗纪实:水饮致病症繁多,方证相对功效卓
作者/ 韩肇同

一、经方医案

前段时间,有位头晕患者来寻求帮助。自己描述以前经常头晕,断断续续很多年了,吃过西药倍他司汀、阿司匹林等,也没什么明显改善。最近头晕又变得厉害起来了。
这次头晕时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并且感觉到走路摇摇晃晃,很不稳,走在路上总觉得要撞到别人身上一样。因为是自家亲属,通过微信联系的,所以叫她拍了一张舌像先给我看一下。舌质淡胖,舌苔虽然没有很腻,但是比较水滑。
通过舌象,可以大概了解到这应该是水湿为患,上犯清阳,导致的眩晕。
再仔细询问,除了头晕目眩、走路不稳以外,该患者尚有腹胀、便溏、胸闷、心慌等症,然后总想去解小便,胃口也不太好。其他无异常。
对于这种水饮导致的眩晕,有一个方子效果非常好,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这个我是经常用的。
但除了眩晕以外,针对患者腹胀、便溏,还有一个方子效果也是很不错的。那就是香苏散,主要由香附、紫苏、陈皮、甘草组成,可以起到行气化湿除胀满的作用。
所以,一诊时便处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香苏散。
五天后二诊,患者表示效果非常明显,头晕目眩、走路不稳等情况均大幅度改善,腹胀、便溏、尿频症状基本消失,胃口也变得好起来。但是仍有胸闷、心慌的感觉,特别是走路急的时候。遂在一诊处方基础上,加用杏仁、厚朴两味药物,仍是五天剂量。
三诊时,上述症状已十去八九,询问是否继续服药,嘱其再买五贴,隔日一服。

二、方药学习:香苏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 紫苏叶各120克,甘草(炙)30克,陈皮60克(不去白)。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6克,入盐点服。
功用:理气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

三、中西汇通

补充一点,结合该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以及亲属描述,此次发病从西医角度来讲,大概率是前庭周围性眩晕,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中枢性的疾病。若是有条件,能到医院做些相关辅助检查,也是可以的。

想要分享自己临床经验的书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