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茶的原创文章 第 124 篇 欢迎分享收藏&私信交流😘 围观能量甜茶的朋友圈:woju721 你好吖,我是甜茶~ 半年前,我开始用豆包辅助写作,大大提升了写作效率。 这篇文章分享了豆包的基础用法:你不是文笔差,而是不知道这个「万能写作工具」 比如提供优质选题、选题思路、切入角度,以及帮忙搜索素材、金句,以及润色文章等。 文章很受欢迎,很多小伙伴表示,还想看豆包的进阶用法。 今天,甜茶继续分享3种豆包的进阶使用方法。 掌握它们,你就能轻松让豆包为你定制出有逻辑、有深度、有个性的文章,摆脱“AI味”。 强烈建议大家,先转发或收藏,再慢慢学习使用! 温馨提醒: 除了豆包外,这些方法还适用于其他AI助手,比如Kimi、文心一言等,非常实用哦~ 01 投喂范本,生成指令 如果你想让豆包写一篇理想的文章,首先要给它“喂食”,让它知道你的预期是怎样的。 然后根据豆包的梳理,提炼出适合的指令。 举个例子,我想模仿借鉴这篇爆文: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① 确定你的选题或标题:比如<5个提升文笔的写作工具>; ② 将范文投喂给豆包,让它分析文章的亮点; 指令:这是某个写作领域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10万阅读量爆文,请从新媒体爆文的角度,全面提炼本文的亮点 豆包回答: ![]() ③ 梳理豆包总结的亮点,发出具有精细化要求的指令。 指令: ![]() 豆包回答: ![]() △篇幅有限,这里只展示前半部分文章。 这是豆包生成的文章,有没有感觉非常棒? 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文风朴实轻快,跟投喂的文章特别像,基本上略加改动,就能发布了。 这是纯AI生成的文章,内容是豆包自行确定的,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拟定大概框架,让豆包根据框架生成内容。 注意注意注意! 这里的案例只是演示投喂过程,并不建议大家直接让AI生成全文哦~ 别让AI直接帮你输出,别让AI取代你的思考,毕竟我们写作是为了实现个人成长,而不仅仅是写出爆文! 大家可以在取标题、搭框架、润色等方面,单独使用这种方法,先投喂,后提炼指令。 02 反向追问,生成指令 如果没有范文,也不知道该发什么指令,怎么办呢? 不妨采用反向追问的方式,先让豆包给你提供指令思路,然后梳理出指令来。 举个例子,我要写一篇<如何用豆包辅助写作提升效率>的文章,但抓耳挠腮都想不出开头。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① 直接问豆包,好开头的特点; 指令:新媒体文章中,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豆包回答: ![]() ② 选择你中意的方式,梳理指令; 指令:我要写一篇新媒体文章,给读者分享如何用豆包辅助写作提升效率,请帮我写一个引发共鸣的开头,要求关联大众经历与感受引发共鸣,吸引读者往下看。 豆包回答: ![]() 感觉还不错吧? 文章其他的部分,同样可以采用这种反向追问的方式,提炼你需要的指令。 再举个例子,让豆包写故事化案例。 指令1:新媒体鸡汤爆文中,案例化故事有什么特点? 豆包回答1: ![]() 指令2:写一个主题为“长期待在卧室,人就废了”的新媒体鸡汤文故事化案例,要求选用日常场景,贴近生活;情节简单,便于理解;情感浓烈,有共鸣;蕴含道理,有启发性。 豆包回答2: ![]() 总之,写作前反向追问豆包,能给我们提供非常多的指令方向,就不需要自己绞尽脑汁想细化指令了。 03 角色设定,生成指令 给豆包设定角色,比如告诉它:你是一位人民教师、资深内容编辑、高级商业咨询顾问等。 给角色设定具体背景,比如角色的知识水平、专业领域、性格特点等。 明确需要豆包完成的具体任务,比如写一篇论文、新媒体文章、演讲稿、商业软文,回答一个专业问题等。 继续用上文的例子,我想让豆包帮我写一篇主题为<如何用豆包辅助写作提升效率>的文章。 角色设定指令:
豆包回答: ![]() 你有没有发现,豆包输出的文章虽然比较简单,但基本符合以上指令的各项要求,而且文字内容非常令人惊喜! 角色设定的指令难度相对较高,需要你对角色有一定深入的了解。 好处是能让豆包充分理解你的实力和需求,生成的回答更有个性和专业化。 一旦你能熟练用这种方法给出指令,豆包生成的内容,质量往往会远超预期~ - 想让豆包提供高质量的回答,还需要注意这几点: 1)指令语言要尽量清晰、准确,避免句意模糊、有歧义。 2)在指令中,尽量多补充关键信息。 如背景、目的、要求等,关键信息越多,生成的内容越符合你的要求。 3)复杂问题,拆解成子问题,分步骤提问。 比如创作一篇长文,可以先生成框架,再逐步生成标题、开头、结尾等。 4)多提问,反复优化指令。 很多时候,我们的指令都不全面、不准确、不深入、不具备个性化,需要跟豆包反复沟通,反复优化,直到找到理想的指令。 ▽ 豆包是一个超好用的辅助写作工具,可如果指令不得法,你就很难得到它的帮助。 AI时代,指令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从新手到高手,也需要持续大量的刻意练习。 希望大家看完全文后,尽快开始练习或实战,训练自己的指令能力,真正掌握提问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