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江海博览 2024-12-24

上周,有个网友找到我,问我们的低代码平台有没有移动端,说的是他们自己电脑端已经实现了,当前没有移动端,想找找移动端的低代码,因为客户要求时间比较短,当前还没有实现移动端低代码。

今天刚好有时间,我写一下我们公司的低代码实现思路,供大家参考,也请大家多多指导指导思路。

首先,我们说下,我了解到当前实现移动端低代码无外乎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电脑端和移动端一套代码,前台页面全部用服务端后台拼接html响应给前端,在后端进行电脑端或移动端的判断,加载不同的h5代码。

第二种:电脑端和移动端一套代码,完全h5方式,电脑端实现一套代码,用响应式来适配移动端,钉钉、企业微信等直接用h5电脑端h5即可,移动端app套壳。

第三种:电脑端和移动端分别两套代码,移动端前端使用uniapp,后端都是用一套api。

基于以上三种,如果有开发经验的很好理解,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自己公司情况去分析。分析维度:开发人员上手度、公司项目时间周期要求、历史客户是否适配兼容、客户群体需求满足度、后续可扩展性等,从每个维度都要去梳理考虑。

从以上维度我们公司整体考虑后,用的是第三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是最适合后续发展的,且成本是可控,上手也简单的,当然里面的坑也不少。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讲下我们的移动端代码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一、使用的HBuilder X 开发工具

既然选择了用uniapp的方式,那我们就必须用他们的开发工具,这款工具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更新版本比较频繁,所以有可能会导致我们后期代码的兼容性,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去适应,千万不要长期半年或一年都不去更新,一旦有新的需求要用新特性,如果我们才去更新,会麻烦很多很多。

uniapp支持一码多端,这个相信大家也是看重这一点,才选择了使用它,当然开源和vue语法特点也是重要考虑点。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HBuilder X 开发工具

二、移动端前端代码结构

我们主要分为这几大模块进行构成。

  1. app配置信息、
  2. 公用信息、
  3. 组件信息、
  4. 混入插件、
  5. node插件、
  6. uni插件、
  7. 页面集合、
  8. 静态文件、
  9. 系统配置及入口文件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appInfo:对应的是app基础的一些配置,比如,api后端接口,前端访问url。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common:共用的一些类和具体方法,比如消息推送,后端接口请求类等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components:前端基础组件,文本框、下拉框、单选框、按钮等;客户定制的组件、审批组件等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hybrid:混入第三方插件、ofd预览、pdf预览等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node_modules:引入的第三方插件,这个npm导入即可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pages:移动端组装的页面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static:包含静态图片、组件、字体、js、css等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uni_modules:uni引用的插件,主要调用手机相关的系统接口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三、后端代码承载

移动端接口路径设置如下: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后端接口承载,和电脑端的接口是用的同一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存放session需要独立出来,我们用的redis: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四、配置过程和结果效果图展示

配置移动端: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配置移动端-列表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配置移动端-填单

配置后手机app上的效果展示: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我们是如何构建移动端低代码的

五、总结分析

移动端低代码相对于电脑端来说,其实会简单很多,主要是底层架构选项会繁琐些,毕竟我们移动端屏幕只有这么大,很多复杂的操作逻辑还是需要电脑端,更多的移动端是用来审批和填写一些不那么复杂的业务。当然,即使是复杂的业务,都是会通过需求设计来进行步骤拆分,让填写人易操作。

以上主要是我们公司的移动端低代码的实现方式,后续我们还会做一次大升级,原因是要适配鸿蒙,适配鸿蒙就必须要用vue3.0,这升级过程中,我们也将会把我们遇到的坑和解决方案分享给大家,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