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AI:极越事件再回头看百度,为什么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Renky 2024-12-25

1. 战略正确,却频频“失速”的根源:从方向到落地的系统性失衡

1.1 战略的“正确性” vs. 执行的“钝化性”

百度的战略方向无疑非常精准:搜索的巅峰期确立了其广告变现模式,AI时代率先押注无人驾驶、语音识别等领域。然而,这些方向尽管站在时代的前沿,最终却未能转化为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 原因一:执行能力的钝化。
    百度战略的落地严重依赖于内部团队的专业度与跨部门协作能力,据我了解的“产品经理专业能力欠缺”和“部门墙”的问题直接削弱了这一环节。例如,无人驾驶技术尽管技术指标领先,但产品经理不懂变现逻辑,领导层资源倾斜不到位,导致项目推进缓慢。
  • 原因二:竞争环境的突变。
    搜索广告时代的成功,让百度形成了“流量变现”的路径依赖。这种思维模式无法快速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AI时代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例如,字节跳动用数据和算法重新定义了流量价值,而百度仍试图用搜索逻辑来改造新领域。

1.2 从“方向对”到“执行差”的失速原因

百度长期面临的问题,是战略方向和业务执行间存在一层“断裂地带”:

  • 战略层:李彦宏的判断力极强,能准确识别趋势。
  • 中层领导:百度的“忠诚型领导”过多,核心人才流失,导致中层组织在战略执行中政治化、内卷化,无法有效承接高层战略。
  • 基层执行:专业性和视野不足的产品经理队伍,未能将中层分解的任务转化为真正有用户价值的产品。

1.3 评价: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核心原因

百度的“失败”并非单点问题,而是战略与执行之间缺乏系统性效率的表现。这种效率的不足,根植于组织、文化和专业能力的短板


2. 内部机制问题:从组织到人才的深层次分析

2.1 产品经理的问题:表面是能力不足,根本是专业化体系缺失

百度的现有产品经理能力不足,反映了组织在人才选拔与培养上的问题。

  • 招聘环节的失控:
    以个人之前感受“2016年后能力一般的人也能拿到不错职位”,说明百度在招聘时过度注重短期业务需求,忽视了对未来型人才的甄别。而在流量广告、搜索等业务中,顶尖产品经理应具备数据驱动能力、跨领域视野,百度显然未能吸引这类人才。
  • 内部培训的不足:
    百度内部未建立系统性的培训机制,尤其在搜索广告、推荐算法、AI变现等核心领域,产品经理未能快速补足知识短板。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 对标思考:
    相比之下,字节跳动在推荐算法、广告系统上的产品经理具备极高的专业性,甚至能主导算法迭代。百度的差距在于,其产品经理未能在“业务”和“技术”间起到桥梁作用。

2.2 领导层问题:政治化与关系型文化的代价

“忠诚型领导”盛行,是百度当前人才生态的深层问题。

  • 抑制创新:
    政治化的组织文化会打压创新型人才,因为这些人通常会挑战现状。反观离职创业者,他们多半是业务能力突出但不擅长“关系管理”的人,离开百度后反而能释放潜力。
  • 资源错配:
    关系型文化导致资源分配向善于“向上管理”的团队倾斜,而非真正能创造用户价值的项目团队。这不仅降低了效率,还让百度错过了多个创新机会。

2.3 核心人才流失是长期恶果

百度的中高层人才流失,是导致公司战斗力持续削弱的重要因素。离职创业者往往带走的不仅是能力,更是对百度生态和技术的深刻理解。

  • 曾经主导核心技术的吴恩达、陆奇等高管离职,直接削弱了百度在AI技术上的长期竞争力。
  • 核心人才离开后的空缺,多被政治化关系型人才填补,这种代际更替的劣化,进一步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3. 深层思考:百度的问题如何破解?

百度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组织问题掣肘了战略的执行”。要破解这种局面,需要系统性重塑文化与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从招聘到培养:重塑人才机制

百度需要全面提升人才质量,尤其是对产品经理团队的专业性要求。

  1. 引入高潜力人才:重点引入熟悉AI商业化、用户增长的跨领域人才,补齐团队的短板。
  2. 强化内部培训:针对搜索广告、SEO、AI商业化等领域,建立系统化的培训计划,缩小产品经理的知识鸿沟。
  3. 优化晋升机制: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减少对关系型管理者的资源倾斜。

3.2 改变组织文化:削弱政治化倾向

  1. 建立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让真正创造价值的团队获得资源和认可,减少内部斗争。
  2. 鼓励创新文化:提供内部创业激励机制,让有能力的团队敢于挑战主流业务,探索新增长点。

3.3 战略落地: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百度的“部门墙”问题是执行力不足的核心原因之一,需要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协作机制:

  1. 强化中后台能力:以AI技术为支点,建立更强的中台系统,打通搜索、广告、云计算之间的协作链路。
  2. 建立战略产品委员会:由核心技术和业务负责人组成,直接推动AI、无人驾驶等战略项目的资源整合和落地。

3.4 用户视角回归:从“技术导向”到“价值导向”

百度过于技术导向,导致产品缺乏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未来需要:

  1. 用数据驱动产品迭代:学习字节跳动的精细化运营策略,基于用户行为实时优化。
  2. 提升用户信任:通过优化搜索体验、减少广告干扰等措施,逐步恢复用户对百度品牌的信心。

总结

百度的问题,是战略正确性与执行钝化性的矛盾,本质是由组织文化和人才机制导致的效率问题。如果百度能真正拥抱透明的文化、专业的人才和用户驱动的价值观,便有机会突破现状,重塑竞争力。但这一过程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组织基因,Robin也需做出更深刻的改革承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