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相比领克Z20这款车本身,极氪与领克的整合才是更有热度的议题。因此领克Z20发布会的第二天一早,极氪CEO安聪慧就向外界解释了吉利集团整合极氪与领克的用意,以及品牌整合后,集团对二者各自的定战略规划。 为什么整合 整合极氪与领克的初衷,一言以蔽之,是强强联合。 2016年,领克品牌诞生,肩负着吉利品牌向上的期待,当时吉利把集团内最先进的技术——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架构给了领克。8年后,领克累计销量达到了130万辆,不仅在中国市场拥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也是海外市场上品牌价值颇高的中国品牌。 而极氪,它的成立是基于吉利集团品牌继续向上的愿景,这一点从售价就可以看出:目前,领克品牌平均单车售价17万+,而极氪品牌平均单车售价则是30万。可以说。二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集团对它们的期待。 但吉利集团预判,未来的市场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加上全球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中国车企的出海也会越来越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让两个品牌强强联合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其中的道理,极氪CEO从规模和盈利两方面进行了阐释。 首先,要想赢得市场竞争,品牌和企业都离不开规模化效应。而将极氪和领克合并在极氪科技集团这一家企业旗下之后,极氪科技集团的目标市场预计将扩大一倍。 到今年11月底,领克的销量已达到26万台,极氪销量接近20万台。安聪慧预测,到今年年底,领克+极氪的销量或将超过50万台。再结合这两个品牌每年40%的复合增长率,到2026年,两个品牌加起来的销量或将突破100万台。 100万台是一家高端汽车品牌的基本年销量,而吉利对极氪科技集团的期待,正是成为中国的BBA。 有了销量协调才能实现收入和成本的协同,安聪慧给合并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定下的盈利目标是,到今年年底,按照港股会计准则,集团实现盈利;明年在美股会计准则下实现盈利。 这个目标背后,安聪慧的考量是,特斯拉赚钱是销量到100万台左右的时候,极氪品牌达到它的一半销量就能赚钱;而领克品牌主攻方向是混动领域,在这方面,吉利已有30多年的技术积淀,所以盈利水平只会更好。 不过,虽说整合能够巩固集团优势、抵御风险,但考虑到极氪与领克两个品牌都足够强,框架都很大,因而要想让二者丝滑地融合并不容易。 可极氪和领克的整合效率却相当高,上个月刚发布的整合计划,到12月22日晚上,据安聪慧表示,“很多整合的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整合只是第一步,让两个品牌被整合后发挥协同效应是更难的第二步。安聪慧也坦言,许多公司与公司之间、品牌与品牌之间1+1的结果往往小于2,可他认为领克和极氪品牌的整合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怎样整合 安聪慧对这两个品牌的整合思路是:整合后,极氪科技集团下领克品牌和极氪品牌双品牌战略坚定不移。 面对用户、消费者这一端的前台保持独立,但中台、后台方面,二者共享极氪科技集团的智能化技术、售后体系建设、渠道开发、公关资源,包括数字化、IT等,以此实现降本增效。 前台的独立具体体现在,极氪和领克在品牌定位、产品规划等方面会努力做出差异化。 在品牌定位层面,吉利想要坚持双品牌战略,因此对二者的规划必须体现出明显的区隔。 整合后的极氪肩负的使命是继续向上走,当前极氪的平均售价是30万左右,吉利希望极氪今后能在30万以上,甚至40万、50万、60万这些价格区间内争得更多市场份额。 领克则继续坚持原有的市场定位,在原本的价格区间内进一步地扩大市场份额,更低端的市场则由吉利银河来承接。 在产品布局层面,吉利集团的规划也显得紧密且错落有致。 安聪慧表示,今后领克还是会聚焦于混动,而极氪则仍聚焦于纯电。但这并不意味着极氪品牌旗下不会出现混动车型,而是说,极氪不会在细分市场做混动,而是聚焦在大型车上。 至于领克,纯电市场于它而言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因而至少在明年,领克不会再推出其他纯电产品,释放出精力服务好Z10和Z20这两款产品的既有用户。 混动则依旧是领克的主战场。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透露,明年领克将推出三款全新车型,这些车型都是以插电混动为主的大型车,其中包括安聪慧此前提到的一款大型插电混动SUV。 插混之外,领克还会持续深耕高端燃油车市场,这是基于现有产品的销量构成做出的决定。林杰以领克09为例,领克0912月的销量即将达到三千台,在中大型车市场上的排名也在迅速提升,而其中两千多台销量是由燃油车贡献的。 因此,尽管领克不会再投入全新的燃油产品,但也不会放弃高端燃油车市场。 考虑到领克和极氪在20-30万级市场上可能会有部分重叠,所以除了能源形式上的区分,二者也会在产品的风格上努力形成差异化。未来,极氪将有新一代的设计语言,而领克则会延用原有的设计语言和元素。 通过互补,二者不仅能将更好地应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将加速整个极氪科技集团的出海。 领克在全球、特别是在欧洲市场,起步更早且布局更全面;而极氪品牌从去年才开始布局欧洲市场,目前主要进入的也只有三个国家,原本今年可以拓展到更多国家,却由于关税问题放缓了出海欧洲的进程。 而与领克整合后,安聪慧计划将让极氪作为一个豪华品牌,与BBA争夺欧洲的高端市场,领克则作为高端品牌,与欧洲其他本土品牌进行市场竞争。 而且由于领克专注于混动产品,而极氪则主打纯电产品,两者在欧洲的布局将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因而安聪慧很有信心,到明年极氪科技集团在欧洲的销量将实现成倍以上的增长。 过去,多生孩子好打架是许多中国车企信奉的竞争逻辑;而如今,几何与银河进行了整合,领克被并入极氪品牌,全球市场上日产和本田或将合并,可见合并和联合将成为今后的行业趋势。 由极氪与领克合并而来的极氪科技,聚焦资源使极氪品牌更有高度,领克品牌更有宽度,这或许就是打价格战之外,两个品牌未来最好的发展出路。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