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楚生,所撰写的隶书作品,我们应该如何去欣赏呢

 鸿墨轩3dec 2024-12-29 发布于内蒙古

发布于:天津市

来楚生,是近代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他在书法艺术上是一位多能高手。就书体而言,他正、草、篆、隶各体都能,尤以草、隶冠绝一时。

本文将从来楚生先生的隶书作品入手,来探讨如何欣赏他的艺术作品?以及会给书法爱好者哪些启发?

一.继承一代大家衣钵,成为“四绝”艺术家

来楚生(1903年—1975年),原名稷,号然犀、祖籍浙江萧山,出生于武昌。他少时在归里读小学,受环境熏陶,就已酷爱书画文学,於杭州宗文中学毕业後,继母欲使进北京大学习法律,因祖父逝世耽搁不果,改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国画,得偿所愿。

1924年毕业后,来楚生曾在杭州与潘天寿、姜丹书、唐云等人组织莼社从事书画活动。1937年移居上海,组织东南书画社,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师。1946年在上海“中国画苑”举行个展。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调上海文史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常务理事。

来楚生,是清末民初艺术家吴昌硕最为著名的弟子,他继承了这位诗书画印无所不通、举世公认一代大家的衣钵,成功地把这四种绝活独揽一身!

来楚生的画作多为写意花鸟鱼虫,尤以小品为主。因其早年求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师友影响,远宗徐渭、八大、李复堂等明清写意大家,近取赵之谦、吴昌硕等人画法,以篆、隶笔法入画,造型简略,敢用浓墨重彩,浑厚古拙,富金石味。后融入性情,形成自家面目,所作笔墨简练、色彩明快、格调隽逸、趣味清新。

来楚生先生的篆刻,以古玺汉印为本,辅以晚清流派,布局参差有致,奇趣扑人,刀法峻利爽洒,瑰奇雄劲。特别是能在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林立之际,另辟新径,自成面目。

来先生的肖形印更是脍炙人口,除生肖、佛像、人像,还有花卉、草虫及成语故事等,均笔简意赅,神态毕具。来楚生肖形印,运刀极具稳、准、狠三法,其意境隽永的肖形印,是经对物象的精细观察,加以提炼、夸张、升华的结果。

来楚生先生在书法艺术他正、草、篆、隶皆能如来先生的行书,取法黄道周,然后旁通曲引,泛滥诸家,终成自家面目。结体跌宕欹侧,时出新致,字之大小长短,疏密斜正,极富姿态。用笔则深厚雄奇,锐利方折,精神外映,风采焕发,颇具阳刚之美。

下面我们就从来楚生先生的隶书作品入手,来深度探讨:如何欣赏他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给书法爱好者,带来哪些启发?

二.楚先生隶书作品如何欣赏?欣赏后有哪些启发?

上文说道:来楚生先生的书法,五体皆擅,其字体风格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拙中藏巧,他的草书和隶书,最为人称道。来楚生的隶书,曾涉猎汉碑多帖,尤其对《曹全碑》的研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其实,凡学隶书者,《曹全碑》是绕不过的坎,因为它娟秀飘逸,气质如兰,在典雅中藏了几分拙意,亦不乏有几分雄强。所以,隶书研习《曹全碑》,有如行书研习《兰亭序》,几乎成为公论!

当然,来楚生的隶书,不只是对《曹全碑》做足功课,同时吸收了《礼器碑》的艺术精华。只见线条瘦劲,极具阳刚精进之气,寓瘦硬于神采之中。因此说,同一种书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某种关联。欣赏来楚生的隶书,不只能领略到《曹全碑》的风貌,同时与《礼器碑》的风格相辉映。

欣赏来先生的隶书,还应该看到:来楚生的艺术成就,来自他遍学名师,取法广泛。由于他深谙治印之道,对手法的把控,可谓驾轻就熟。也由于他对绘画的擅长,极大丰富了他的书法的造型能力。

来先生的这一书法特点,给我们的启发是:学书法,必须顾及到姊妹艺术,这就是所谓的诗书画印的相互关联,它们有如姊妹,不可分割。要学好书法,还要做好其姊妹篇的文章,才能做到相得益彰。

来先生隶书给我们的第三点启发是:作为吴昌硕的得意门生,来楚生学老师而不拘泥于老师,或者说学古而不泥古,敢于突破师傅的桎梏。他在如何做好学生?由学生怎样成长出色的艺术家?这二个问题上,给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善于做学生的人,会把老师的作用始终当作是抛砖引玉,决不能把老师的东西看作不可逾越的模板。如果全盘照搬,这对于一个想成为艺术家的学生来说,是完全没有出路的。

正如人们常说的:徒弟的作品,难免有师傅的影子,这也符合情理,所谓老师的“遗传基因”。但是如果要顺利“出师”,又要善于求变的人,则老师的“影子”或许应该“荡然无存”。当年齐白石老人就说过,逆我这昌,学我者亡!这充分揭示出了对待艺术,要采取敢于突破、知变善变的态度。

综上所述,欣赏来先生的隶书作品,首先要看到的不只有新时代的风貌,还有汉代的博大与雄健。汉代的各碑,无论是描述的人和事,还是艺术风格,都展现了雄强刚健的一面,即使娟秀雅丽,也不失雄强刚健。

其次是艺术是具有综合性的。来楚生的书法,兼容的是诗书画印的属性,还有国画的造型与笔墨情趣,也有治印的刀刻的效果。所以他的书法洋洋洒洒,充满的是诗情画意。

总而言之,来楚生的隶书,熟中求生,刚劲婀娜,平正憨辣,这不只是对他的隶书的评价,也是对他艺术风格的概括。我们欣赏这种作品得到的启发如下:

学习以书法为代表的各项艺术,应该选准学习对象,同时博采众长;还要兼顾学习其姐妹艺术,将各项艺术特点融会贯通、让作品呈现综合魅力;最后还应法古不泥古,在充分汲取前辈营养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框架,大胆创新出富有自我特色的艺术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将我国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代代相传,始终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