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适五古《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读记

 小河西 2024-12-30 发布于广东

高适五古《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读记

(小河西)

李邕天宝四载(745)夏从汲郡太守迁北海太守,路经平阴作诗《夏日平阴亭》,同时写信给客居汶阳的高适,与高适相约齐州会面。高适以此诗奉酬。【《元和郡县图志》卷10:“齐州,上。汉济南郡,隋为齐郡。武德元年改为齐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淄郡。五载为济南郡。乾元元年复为齐州。”】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高适)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灵。出身侍丹墀,举翮凌青冥。

当昔皇运否,人神俱未宁。谏官莫敢议,酷吏方专刑。

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两朝纳深衷,万乘无不听。

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

谁谓整隼旟,翻然忆柴扃。寄书汶阳客,回首平阴亭。

开封见千里,结念存百龄。隐轸江山丽,氛氲兰馨。

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

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大意】天子重臣,一郡之太守;庄重的老者,山岳般之精灵。进士及第后在朝为官,像雄鹰展翅飞越青冥。当年皇运困厄时,人与神都不安宁。谏官不敢议论,酷吏正用专刑。只有您像谷永直言时事,只有您像匡衡博引六经。两朝均接纳您深切的忠心,皇上对您谏无不听。盛大的功业有史官传播,雄壮的文词开阔了“东溟”。谁料您正整顿帅旗举荐人才之时,反而又想起俺这个柴门儒生。您寄书向俺客居的汶阳,回头游览平阴亭。开信读诗似能看到千里之外,众多山川秀丽。思念存续百年,像浓浓的香草一样香馨。俺自怜生逢太平盛世,四处漂泊像流动的浮萍。原野的春天正在过去,临近夏天南方天空的火星。一生徒然临渊羡鱼,年愈四十仍在刻苦读书连囊聚萤。从此以后俺将悠闲放任,哪能老是想着仕途“拾青”。

【诗意串述】此诗共38句。首14句赞李。“股肱守”言其为重臣;“山岳灵”言其品格高尚。国运艰难时,谏臣缄口,酷吏专刑,而您独能言事,得上采纳,功绩载于史册,声名播于海内,而且诗文豁于“东溟”。“谁谓”8句写李寄信相招。以太守之尊,不忘柴门穷苦儒生,寄书相招并附新诗。阅读您的新诗似能看到千里之外,众多山川秀丽;似能感到久远的思念像香草一样香馨。末8句回顾自己身世遭遇。生当盛世却辗转漂泊,春去夏来,时光流转,半生苦读一事无成。从此将日益闲放,不复以功名为念。(高适一生热衷功名。“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只是说说而已。高适的真实想法是:俺四十多岁了还没出仕,请丈人援引!

【注释】北海:青州(今青州市)。《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青州为北海郡,治益都。”平阴:县名。在齐州西南约八十公里。天宝初属济州,后改属郓州。《元和郡县图志》卷10:“郓州,东平。……平阴县,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属济州。天宝十三载州废,县割隶郓州。”

股肱:辅佐重臣。《左传》昭公九年:“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丈人:老年男子尊称。《易·师》:“贞,丈人,吉。”孔颖达疏:“丈人,谓严庄尊重之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丈人,老人也。”山岳灵:山岳灵气。《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梁-沈约):“灵山纪地德,地险资岳灵。”《漫作》(唐-韩偓):“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出身:唐中吏部试称出身。《赠张童子序》(唐-韩愈):“有司者总州府之所升而考试之,加察详焉,第其可进者,以名上于天子而藏之属之吏部,岁不及二百人,谓之出身。”《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唐-李颀):“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

丹墀:宫殿赤色台阶;借指朝廷。《宋书-百官志上》:“殿以胡粉涂壁,画古贤烈士。以丹朱色地,谓之丹墀。”《赠别穆元林》(唐-李颀):“丹墀策频献,白首官不迁。”

否:困厄。《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皇运否:指武氏作乱,韦氏擅权。酷吏:《新唐书-酷吏传》:“武后乘高、中懦庸,盗攘天权,畏下异己,欲胁制群臣……于是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

谷永:西汉大臣。以直言进谏闻名。《汉书-谷永传》:“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少为长安小史,后博学经书。建昭中,御史大夫繁延寿闻其有茂材,除补属,举为太常丞,数上疏言得失。”匡衡:西汉经学家,丞相。汉元帝好儒术,曾多次听匡衡讲《诗经》。

深衷:内心、衷情。《五君咏-刘参军》(南朝宋-颜延之):“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万乘无不听:《新唐书-李邕传》:“御史中丞宋璟劾张昌宗等反状,武后不应,邕立阶下大言曰:“璟所陈社稷大计,陛下当听。后色解,即可璟奏。……中宗立,郑普思以方技幸,擢秘书监,邕谏……韦氏平,诏拜左台殿中侍御史,弹劾任职,人颇惮之。”

盛烈:盛大功业。《赭白马赋》(南朝宋-颜延之):“惟宋二十有二载,盛烈光乎重叶。”南史:春秋齐国史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为直书史实的良史典型。

东溟:东海。《古风》(李白):“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隼旟(sǔn-yú):画有隼鸟的旗帜。为州郡长官所建,因以借指州郡长官。《泰娘歌》(唐-刘禹锡):“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柴扃:柴门;贫家。《忆归》(唐-杜牧):“新城非故里,终日想柴扃。”

汶阳:汶水之阳的汶阳镇。天宝年间属郓州东平郡。《东平路作》(高适):“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结念:念念不忘。”《凤笙曲》(唐-沈佺期):“岂无婵娟子,结念罗帏中。”百龄:百年。指长久的岁月或人的一生。《翠鸟》(汉-蔡邕):“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隐轸:隐赈。盛多,富饶。《入东道路》(南朝宋-谢灵运):“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淇上酬薛据》(唐-高适):“隐轸经济策,纵横建安作。”《蜀都赋》(晋-作死):“邑居隐赈,夹江傍山。”刘逵注:“隐,盛也。赈,富也。”氛氲:盛貌。《雪赋》(南朝宋-谢惠连):“散漫交错,氛氲萧索。”李善注引王逸《楚辞注》:“氛氲,盛貌。”兰茝(chǎi):两种香草。《九章-悲回风》(屈原):“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时休:时世升平。《幸梨园观打球应制》(唐-武平一):“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木德:生育草木之德,春天之德。《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火星:也称大火,即心宿二。夏季黄昏位于正南方天幕中,到了秋季黄昏则逐渐西降,标志夏去秋来。《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唐-权德舆):“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

羡鱼:临渊羡鱼。《汉书-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聚萤:聚萤光以读书;喻苦读。《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赠翰林张四学士》(杜甫):“无复随高凤,空余泣聚萤。”拾青:拾青紫;获取高官显位。《汉书-夏侯胜传》卷75:“始,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邻相反行》(唐-薛逢):“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