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王玉民
2024年12月30日 14:21
![]() 我深耕高血压45年了,临床经验总结,高血压常与人体的肝、肾两脏失衡相关。所以治疗思路也很简单,就八个字: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当情志不舒,如长期焦虑、恼怒,会使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火上炎扰乱头目,致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肝肾阴虚时,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同样引发高血压症状。而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的调理方法恰似一把精准钥匙,用对了,血压一个比一个好! 说到“清热平肝、息风止痉”就不得不提我常用的一味药材——钩藤了。 钩藤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犹如一位 “血压卫士”,能清热平肝,让上亢的肝阳得以平复,恰似给熊熊燃烧的肝火浇上一盆凉水;又能息风止痉,对高血压引发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有奇效,像给狂躁的 “风邪” 套上枷锁。 现代医学研究也为其降压功效提供有力证据:钩藤含有的钩藤碱等成分,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进而助力血压平稳下降,还能抑制中枢神经兴奋,舒缓紧张情绪,从身心双重层面调节血压。 不过,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钩藤虽好,但脾胃虚寒、肾阳虚者需慎用,以防寒上加寒。 结合一个患者案例告诉大家具体该怎么用! ![]() 牛先生,高血压8年,虽有长期服用降压药,但一旦失眠睡不好或者情绪激动时血压立马飙升,而且日常血压波动也很大,基本在180/110 mmHg左右。 刻诊: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失眠多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辨证: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以: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开方:钩藤12g、天麻 9g、石决明12g、山栀 9g、黄芩 9g、川牛膝 12g、杜仲 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 9g、茯神 9g。(中医讲究论治,一人一方,具体用法用量因人而异,切勿盲目乱用) 方中钩藤与天麻、石决明、杜仲等配伍,共筑降压防线,共奏藤息风止痉、平肝潜阳之效;石决明增强清肝明目、平肝降压之力,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兼顾高血压对肾脏的潜在损伤。 7天后,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之症明显减轻,血压降至160/100mmHg。方子稍微调整,又用了一段时间,口苦咽干、失眠多梦、大便干、小便黄也改善了,血压稳定在 140/90mmHg。 为防止反复,又用了3个疗程,随访至今,血压稳定,诸症悉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
来自: 为什么73 > 《天下无疾--得-正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