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并非所有物品都适合作为礼物赠送给他人。 民间就有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四物不送人,子孙人上人”,这四样东西,十分常见,可为什么不能送人呢? 01 不送老人钟表钟表,作为计时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些制作精美的钟表,看起来贵重又上档次,好像很适合送人。 但在中国文化中,“钟”与“终”谐音,而“终”意味着结束或生命的终结。 因此,送钟表给别人,尤其是老人,容易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结束,即诅咒对方早死,尤其在生日时送钟,更让人膈应。 还有一个历史故事与这个忌讳有关,根据《韩非子·说天下》记载,晋国的执政官知伯为了攻打仇由国,因道路艰险阻塞,无法行军,于是他铸造了一口贵重的大钟,赠送给仇由国君。 仇由国国君非常高兴,准备开辟通路迎取这口大钟,结果7个月后,仇由国就被知伯发兵灭掉,这口大钟因此成为了他们的亡国之钟。 不过你可能疑惑,看历史上外国的传教士经常给明清时期的皇帝送西洋钟,也没见哪个皇帝生气,反而都爱不释手。 一方面外人不懂这些忌讳,皇帝们不会计较,另一方面,西洋钟表在当时是高科技产品和奢侈品,皇帝都视拥有西洋钟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而且,“钟”的谐音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钟”与“中”同音,而“中”有“中心”、“中华”之意,而且钟表的“步步走字”设计也可以看作是时时刻刻高升走运的象征。 所以,送礼忌讳送钟表没什么道理,但送礼,就是要送得对方高兴。 老年人对传统文化和习俗往往更加敏感和重视,因此,还是尽量避免送钟表给老人,以免不必要的误会。 02 不送新人伞与扇雨伞,是遮风挡雨的实用工具,但在汉语中,“伞”与“散”谐音,而“散”意味着分离、离散,这与结婚时希望新人团圆、白头偕老的愿望相违背。 因此,送伞给新人可能会被误解为希望他们分开。 而“扇”与“散”同音,在一些地区还存在“送扇,无相见”的说法。 这种说法的逻辑是,扇子使用上有季节性,夏天使用秋冬被闲置,就代表关系短暂或离散。 其实,扇子也不全是不好的寓意,比如扇与“善”谐音,在古代文人间,也流行互赠扇子,是对彼此品行的一种认可。 而且扇子与“散子”谐音,也可以理解成对子孙满堂、家族兴旺的期许。 但有些人比较在意这些忌讳,可能会解读为想要断绝关系或者挑拨离间等负面含义。 因此,新人结婚,保险一点还是选择那些能够直接且明确地传达美好祝愿与愿景的礼物。 如寓意着两人并肩同行、不离不弃的情侣饰品,或是象征着家庭和谐美满、幸福安康的家居摆设等。 03 不送病人柿与梨柿子的“柿”与“死”谐音,梨的“梨”与“离”谐音。 而病人在生病期间情绪可能较为脆弱和敏感,死亡和分离,都是病人不愿意面对的负面事物,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从中医角度来看,柿子和梨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对于某些体质虚弱或脾胃虚寒的病人来说,食用这类寒凉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 探望病人时,如果要送水果,也建议选择一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04 不送刀剑利器刀具,是厨房中的重要工具,但在送礼文化中,刀具却有着“切断”的寓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