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和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提出一项新法案,名为“2024年通过恢复专利排他权法案实现工程、科学和技术机会(RESTORE)”(The Realizing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pportunities by Restoring Exclusive (RESTORE) Patent Rights Act of 2024),简称RESTORE法案。该法案被视为是美国近年来在恢复专利权强保护方面,力度最强和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改革。 RESTORE法案无疑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立法提案。 在这场围绕专利法改革展开的激烈较量中,人们不禁要问:它究竟会怎样改变创新者与被告企业之间的权力格局?又会给双方的权益带来何种影响?其最终结果又将如何左右美国专利制度的发展走向?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讨。本期内容将对该法案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解读。 RESTORE法案由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和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提出,同时在众议院也有相应提案。其主要内容是修改《美国法典》第 35 篇第 283 节。若在相关案件中法院作出最终判决,认定侵犯了专利所担保的权利,专利所有人将有权获得可反驳的推定,即法院应就该侵权行为授予永久禁令(permanent injunction)。 这是一项两党、两院制的法案,旨在恢复法院将发布禁令以停止专利侵权者的假设,加强对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大学和初创企业的保护。 法案的核心是恢复在专利侵权被认定后,法院颁发永久禁令的推定。通过恢复禁令救济,法案旨在保护创新,确保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此法案可能促进风险投资对美国创新的投资,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6G技术等前沿领域。 自2006年最高法院的eBay v. MercExchange案后,获得专利案件中的禁令救济变得更加困难和罕见,导致专利持有者难以执行他们的权利。RESTORE法案将撤销ebay案的决定,恢复专利所有者在法院最终裁定其权利被侵犯后获得禁令的可反驳假设,遏制掠夺性侵权者,并恢复排除权的含义。 ebay案案情简介 2006 年的 ebay v. MercExchange 案中,MercExchange 拥有电子市场相关专利,ebay 和Half.com被指侵权,陪审团认定侵权成立,但地方法院未批准 MercExchange的永久禁令请求,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推翻该决定。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裁决,专利侵权案件中适用传统衡平法四要素测试来决定是否授予永久禁令,即: 1.原告需证遭受无法金钱弥补的伤害; 2.金钱赔偿不足以弥补损害; 3.权衡禁令对双方利益影响的合理性; 4.禁令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如涉及公共健康、国家安全等领域时公共利益因素更关键。 这一判决改变了此前专利案件中禁令授予的一些惯例,对后续专利侵权案件的处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发了关于专利制度中禁令救济的持续讨论和争议。 法案可能产生的影响 RESTORE 法案旨在部分推翻美国最高法院2006 年在ebay v. MercExchange 案(简称 “ebay 案”)中确立的四要素公平性测试标准,恢复专利权人更容易获得禁令的权利,以强化对专利权的保护。 其即将产生的影响包括: 一、美国专利诉讼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需要加强专利审查与许可谈判以应对新挑战。专利所有者可能更积极地寻求禁令救济,而侵权者则需要更谨慎地对待专利侵权行为,侵权者将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来抗辩禁令的授予,而不仅仅是支付事后罚款。 二、恢复禁令救济的推定为创新公司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减少侵权者的 “侵权后付费” 行为,保护专利权人的排他性权利,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小型企业和个人发明人领域。例如,法案实施后,专利所有者可能更容易获得禁令,以阻止侵权行为,保护其专利技术不被侵权者随意使用。 三、恢复禁令救济的推定可能有效打击 “高效侵权”(或 “掠夺性侵权”)现象,使侵权者不再认为窃取技术比许可技术更便宜,从而降低侵权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对大多数发明家和初创公司的技术掠夺,促使其更加注重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技术。大型科技公司不能再轻易地利用专利系统的漏洞来获取他人技术。 2024年12月18日,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知识产权小组委员会(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s Sub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就该法案举行了题为“恢复专利权法案:恢复美国作为全球知识产权领导者地位”(The RESTORE Patent Rights Act: Restoring America’s Status as the Global IP Leader)的听证会。不同法律学者和行业相关代表人做出以下的发言。 支持法案的学者观点 1.Jacob Babcock(NuCurrent 首席执行官) Jacob Babcock认为专利是公司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当前专利系统失衡,大公司通过游说削弱专利持有人的权利,使创新者面临侵权威胁且难以维权。 他陈述自ebay案后,专利案件中禁令救济缺失,侵权者只需支付事后罚款,即便多年侵权获利,创新者也难以及时阻止,导致创新投入回报失衡。如 NuCurrent 的专利技术被韩国 OEM 盗用,虽最终获得财务赔偿,但损失巨大,且创新者被迫陷入漫长诉讼,影响正常创新和业务发展。 因此,他认为该法案有助于恢复专利制度平衡,为创新者提供保护,确保其技术成果不被窃取,吸引投资,推动关键领域创新,对美国创新经济至关重要。 2.Kristen Jakobsen Osenga(里士满大学法学院教授) Kristen Jakobsen Osenga认为在eBay案判决前,专利侵权通常会被法院授予永久禁令,但该案后,禁令救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侵权威慑力下降,出现 “掠夺性侵权” 现象。 ebay 案后,部分侵权者基于 “先侵权,后付费” 策略,认为即便侵权也不太可能被禁止,导致侵权行为增加。例如,研究表明,专利侵权案件中永久禁令授予率从 ebay 案前的 94%-100% 降至 72.5% 左右,对专利所有者的保护力度显著削弱。 同时,他认为由于禁令不确定,专利在许可交易中价值降低,独家许可证减少,非独家许可证增加,影响了创新投资和市场对专利的估值。因为专利所有者难以凭借禁令威胁确保公平的许可谈判,导致其在谈判中处于劣势,专利资产价值受损。 因此,他认为该法案能恢复专利制度到 ebay 案前状态,确保专利所有者在侵权情况下获得禁令救济,从而维护专利的排他性权利,促进创新生态健康发展。 反对法案的学者观点 1.Jorge Contreras(犹他大学法学院教授) Jorge Contreras教授指明,多数研究显示,eBay 案后专利侵权案件中永久禁令仍在约 75% 的案件中被授予,并非如部分观点所说禁令已 “消失”。法院授权继续侵权的情况极少,过去 15 年仅有 32 次,且增强损害赔偿措施可有效威慑故意侵权行为,ebay 案并未降低专利损害赔偿裁决。 同时,他认为该法案的最大受益者可能是专利主张实体(PAES),而不是真正的创新者,同时其他国家在制定专利禁令规则时已借鉴 ebay 案中的比例原则,美国若通过该法案可能与国际趋势相悖。 2.Joshua Landau(计算机和通信行业协会高级顾问) Joshua Landau认为ebay案判决对创新生态有积极影响,促进了研发投资和创新,降低了滥用专利诉讼的增长速度,其基于公平原则的测试有利于创新实体,且现行制度下运营公司仍可获得禁令救济。 恢复禁令救济的推定主要会使非运营实体和拥有次要专利特征的实体受益,可能导致专利所有者获取超额回报,扭曲专利许可谈判,增加专利诉讼成本,减少研发支出,促使企业将制造转移到海外。 因此,他建议修改法案,将禁令救济的推定与专利所有者在美国实际实施专利(如生产或销售相关产品)挂钩,以平衡各方利益,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RESTORE法案仍在立法进程中,需经过委员会审议、参议院全体审议与投票、众议院流程、版本协调及总统签署等步骤。其未来的通过与否及具体影响尚不确定。 该法案的提出,既带来了强化专利权保护的期望,也引发了对 “专利流氓” 现象的担忧。对于立法者和利益相关方而言,关键在于探寻如何协调专利权保护与防止滥用之间的关系,这是他们必须共同应对的核心挑战。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警惕和防范滥用专利权的行为,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序性。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相关制度,以达到专利权保护与防止滥用之间的理想平衡。只有如此,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活跃且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作者:班静怡,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硕士,研究兴趣为知识产权法学。“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