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折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知识 2024-12-31 发布于辽宁

骨挫伤

又称为骨小梁微骨折。

外力作用引起的骨小梁断裂和骨髓水肿出血。


平片和 CT :

常无异常发现。 


MRI 检查:

在T1WI呈模糊不清的低信号区,在抑脂的T2WI上呈高信号区。



骨折愈合过程:

X 线表现

骨折线为边缘锐利而透明的骨裂缝

1周以内:纤维骨痂和骨样骨痂在 X 线片上不显影

2-3周:骨性骨痂 X 线显影

骨折愈合可见骨折线消失和断端间有骨小梁通过。


MRI 表现在脊柱外伤中不作首选检查,当 CT 检查提示椎管内损伤或脊柱相关韧带损伤时,进行辅助检查。

(1)椎间盘损伤急性损伤的椎间盘呈明显的长T1长T2信号,矢状面显示最佳。(2)韧带撕裂正常脊柱韧带在各成像序列中均为低信号。当撕裂后,失去正常连续性或因水肿、出血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影,以脂肪抑制T2WI和短时反转( STIR )序列观察最好。

(3)脊髓损伤显示为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移位;脊髓损伤出血呈短T1长T2信号;脊髓水肿在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MRI 还可以观察神经根撕脱和硬膜囊撕裂等情况。


MRI 对新鲜与陈旧骨折的诊断价值


MRI 骨折线(新鲜):

T1WI表现为线样低信号影

T2WI表现为高信号。



 STIR 序列

新鲜骨折呈高信号

陈旧骨折呈低信号




骨骺损伤:

◇1.X线表现骨骺移位、分离,板增宽,先期钙化带模糊或消失。

2.CT表现显示结构重叠的骨折移位的情况。 CT 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骺板的骨桥。

3.MRI表现清楚显示骨骺损伤,在T2WI上骺板表现为高信号,板急性断裂表现为局灶线性低信号。干端及骨骺骨折在T1WI上为线性低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影。骺板纤维桥和骨桥表现为连接骨骺和干骺端跨越骺板的低信号区。


骨骺损伤

骨骺损伤为干、骺愈合之前骨骺部发生的创伤。 Salte - Harris 分型:

I 型:骨髓与干端完全分离,整个骺板的所有层都断裂。此型骨折多发于婴幼儿期,预后良好;

II 型:骨骺分离加干骺端骨折,骨折线通过骺板的薄弱区再向干骺端延伸,引起干端小撕脱骨折片,最常见;

II 型:为骨骨折延伸至干端,骨折波及关节面,可部分与干端分离,骺移位整复良好者,预后良好,此型不常见;

IV 型:为骨折线从关节面开始,穿过骨骺、骺板和干骺端的骨折。由于横跨骺板断裂,其内出血机化形成纤维桥。纤维桥进一步骨化形成骨桥。常影响骨发育或引起畸形;

V 型:骺板的压缩性损伤,由于强大的垂直挤压暴力,使板部分或全部的软骨细胞压缩而严重破坏。此型损伤虽少见,预后不好,可导致板早闭或骨发育畸形。




病理骨折:

是指骨内的病变破坏了骨的正常结构,或全身骨疾患造成骨失去正常支持能力,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产生的骨折。


左中指前后正位 X 线片显示靠近近节指骨基底部骨皮质细微的线状透亮区(箭头),是无移位的病理性骨折,造成患者疼痛发作。



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1、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延迟愈合的 X 线表现是骨痂出现延迟,稀少或不出现,骨折线消失迟缓或长期存在;不愈合的表现是断端间有明显裂隙。


2、骨折畸形愈合

可有成角、旋转、缩短和延长等改变。


3、骨质疏松

为废用性骨质疏松。


4、骨感染

多见于开放性骨折或闭合性骨折手术复位后,其表现同骨髓炎。


5、骨缺血性坏死

由各种原因导致动脉供血中断所致。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


6、关节强直

多因关节周围及关节内粘连所致。


7、关节退行性变

是由关节内软骨损伤和(或)骨折引起这种改变。


8、骨化性肌炎

是由于骨折后局部肌纤维之间形成广泛的骨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