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计人,需要谋划几年,甚至几十年。老天爷算计人,只需要一念之间。 在大自然的客观规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比如说生老病死,哪个人可以摆脱生老病死呢?哪怕是王侯将相、达官贵人,都做不到。 这就是《醒世歌》中谈到的“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一个人再牛逼,能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更牛逼吗?这是做不到的。不然,人类也就不可能在天灾人祸面前伤亡惨重。 这个世界,存在人道和天道。而天道,永远都统领着人道。春夏秋冬、枯荣兴衰、生老病死,便是如此。 人老了,遭遇了这些怪事,说明老天爷要找你“算账”。 一、盛极而衰。 这个世界,有一个亘古未变的自然规律——物极必反。 一个人或者一样事物,只要发展到了极致,就会往反方向发展。衰极而盛,盛极而衰,强弱更替,物极必反。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开创了“开元之治”,算得上成就非凡了。但是,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李隆基懈怠了,变得愈发糊涂、昏庸。 面对野心家安禄山,李隆基竟然选择完全相信。这就导致,安禄山趁长安没有任何的防备,就发动了安史之乱。叛军打到了潼关,李隆基才大梦初醒。 无奈之下,他只能远逃巴蜀。与此同时,他的儿子也背叛了他,直接在灵武称帝,尊奉李隆基为太上皇。后来,哪怕长安光复,李隆基回到长安,也风光不再,连底层的宫人都敢欺负他。 典型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谁可以风光一辈子。走到了一个极点,无论是人,还是事儿,都会往反方向发展。 二、因果循环。 这个世界,真的有报应吗?谁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因果”。 何谓因果?可以用“春耕秋收”来理解。春天耕种,秋天收获,先前做了什么,后边就会收获什么。恶因结恶果,善因结善果。 西晋末年,有一大官名为邓攸。为躲避北方战乱,他带着全族老小,跟随司马氏皇族一同,衣冠南渡。 途中,邓攸等人遭遇了乱兵追杀。为躲避乱兵,邓攸想到了一个办法,亲手将唯一的儿子,绑在树上,引诱乱兵来杀他的儿子,而自己带着族人趁机逃走。 逃到了南方安顿下来,他本想跟妻子再生一个孩子,可妻子突然宫寒,无法生育。后来,托人迎娶了一门小妾,过门后才发现这是自己的侄女,无奈就此作罢。 时人感慨“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亲手将儿子绑树上,让乱兵杀死,种下了因。余生,品尝了无儿无女的果。因果循环,无关好坏,终究需要自我承受。 三、自作自受。 何谓人生?曾仕强教授说过,就四个字,自作自受。 用现在的话来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作死”的本质,就是自作自受。做了什么,就需要承受什么,谁都爱莫能助。 明太祖朱元璋,喜好杀戮,对于“杀人”这件事特别热衷。可问题是,由于杀戮太重,以至于他的老婆、太子、二儿子、三儿子,都先他而去。 晚年的朱元璋,彻彻底底成为了“孤家寡人”。身边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可信任的人,没有任何的依靠,只剩下自己。 他妄想,杀光了身边人,以及老弟兄,就能让孙子朱允炆坐稳皇位。可偏偏是因为杀光了能打仗的将领,所以等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势如破竹打到了南京城,南军一触即溃,顺利取代了朱允炆,成为了一代永乐大帝。 人,始终不是神仙,哪怕是朱元璋如此牛逼的人物,也都逃不过“自作自受”的束缚。没办法,人在天意面前,始终是不够看的。
四、良心有愧。 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年轻的时候,要是品德端正,没有做过亏心事,也没有害过人,那到了晚年,哪怕半夜听到有敲门声,也都内心坦荡,毫无恐惧。 反之,年轻的时候,品德不端,做的亏心事太多,也害了无数人,那到了晚年,只要一听到某些风吹草动,就会惶恐不安,日子难过。 每一次谈到“良心”,都有人会嘲笑,良心值多少钱一斤,真的就有用吗? 只能说,良心这种东西,确实不值钱,但它恰恰是最重要的。人到了晚年,或者说临近终点,就会遭受最终的审判。而这最终的审判,就是良心。 良心不安,就会晚节不保,遗憾而终。无愧良心,就会淡然而去,圆满而终。生前事儿,尚且不可预知。死后事儿,更加不可预知。人,还是要对得起良心。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