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十二生肖为何没猫? 有种说法,我们在排定十二生肖时,我们国家没有猫,大约是汉朝时才从埃及引进的这种动物,因此十二生肖中不可能有猫。 那么究竟汉朝以前我国有没有猫呢? 猫究竟是中国原产还是外国引入的呢? 《尔雅翼》曰:“猫,小畜之猛者。 性阴而畏寒,虽盛暑卧日中不惮;鼻端四时冷湿,惟夏至即温。 目睛早晚员,日中如线,就阴则复员。 其耳经捕鼠之后,则有缺如锯,如虎食人而锯耳也。洗面过耳,则有胜客至。 ![]() 《诗经·大雅·韩奕》曰:“孔乐韩土,川泽 ,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逸周书·世俘解第四十篇》载:“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糜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牦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罴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糜(麇之误) 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 《诗经·韩奕》本身就是尹吉甫美宣王之作,说的是西周末期的事儿。 《逸周书》里的篇目肯定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年代也各异,但郭沫若先生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认为《逸周书》中可信为周初文字的仅有三两篇,《世俘解》即其一,最为可信。 李学勤在《逸周书序言》中也认为《世俘解》可信为西周初期的作品。 在《韩奕》诗里,家猫那么小,不可能有资格与麀鹿、熊、罴、虎、豹之类大型哺乳动物由诗人并列而言咏。 武王狩猎也不可能以打死小猫咪来炫其英武。 此两篇文中之猫肯定不是驯养的家猫,而应是类虎大小的山猫。 但至少此文告诉我们“猫”这个字在汉以前的先秦,甚至周朝初年的文典里已被广泛使用。 造“猫” 这种动物性的文字,肯定是先有猫,才依其形意而造之。 《说文叙》言曰:“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许慎考证告诉我们仓颉造字就是依鸟兽形迹而造之。 先有“猫”,后有造猫之字已然若揭。 宋代陆佃释鼠云:“鼠害苗,猫能捕,故猫字从苗。”“硕鼠硕鼠,无害我苗”,此句诗也告诉我们,我国农民之苗自古便遭鼠害。 《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宋朝罗愿《尔雅翼》注云:“夫去螟螣蟊贼而畀之炎火者,人也。 去田鼠田豕者,虽猫虎也。”且罗愿认为猫虎就是田祖之神。 鼠害苗,豕毁稼。 猫捕鼠以养苗之生,虎食猪豕以护稼(谷熟待仓谓之稼)归仓。 周时农民已把猫虎奉为禾神,迎而祭之。 《礼记·郊特牲》载:“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迎虎,为其食田豕也。 迎而祭之也。”周公制礼作乐,所以这里的猫肯定不是猎狩之山猫了,乃鼠之天敌之猫也。 此也是周朝之猫,更是中国之猫。 现在十二生肖已明白地把虎排进去了,也许当时并不是我们国家没有猫, 猫虎属同目科,虎纹斑斓绚丽、威武雄壮,这是猫没法比的,在人的审美里一定是选虎不选猫。 十二生肖的选排,是将每种动物跟人比,选定十二种具有特定缺陷的动物做生肖属相。 鼠是有齿无牙,牛是无上齿,虎是无脾,兔是无唇,龙是无耳,蛇是无足,马是无胆,羊是无瞳,猴是无臀,鸡是无肾,犬是无胃,猪是无筋,自然这样的缺陷都是象征意义上的,人则没有这些缺陷。 先贤们选定十二种动物做生肖属相时,并不是以此种动物生物特质上的有无做必要的依据。 比如十二生肖中的龙,是真实的动物世界没有的,之所以也把它排选进十二生肖, 就是我们的先贤们神化了龙。 十二生肖的时位排序,除了蛇,都是以每种动物的足爪奇偶数来序定阴阳位。足爪奇数的排奇数位,偶数的排偶数位。 鼠前足四爪,后足五爪,子时跨阴阳两界,夜里二十三点至二十四点属一天阴极之时,用鼠前足四爪表示,零点至一点,属阳初生之时,用鼠后足五爪表示,承阴启阳的功能非鼠莫属了,所以子时排鼠; 牛是偶蹄目动物; 丑时牛排在第二; 虎五爪,奇数,排第三为寅时虎; 兔四爪,偶数,排第四为卯时兔; 龙又五爪,奇数,排第五为辰时龙; 蛇无足,但蛇的舌头分叉为二,偶数,排第六为巳时蛇; 马圆蹄,圆,阴阳交会相融,阳极阴生,午时十一点至十三点阴阳各半,圆融一体,故排第七为午时马; 羊又是偶蹄目动物,排第八为未时羊; 猴又是五爪,奇数,排第九为申时猴; 鸡是四爪,偶数,排第十为酉时鸡; 狗又五爪,奇数,排第十一为戌时狗; 猪又是偶蹄目动物,排第十二为亥时猪。 生肖的年时,天干地支为六十年一轮回排,以地支为年生肖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