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澜阁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25 号,占地面积4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852 平方米。文澜阁所在地原为清康熙帝南巡驻跸西湖的行宫,雍正五年(1727)敕令改为佛寺,赐名“圣因”,供奉圣祖牌位。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初次南巡,赴杭谒寺,在圣因寺西侧再兴土木,复建行宫。 ![]()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诏修《四库全书》,特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即北四阁),以资藏庋。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缮写第一份告竣,乾隆上谕:“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其间力学好古之士,愿读中秘书者,自不乏人。兹《四库全书》允宜广布流传,以光文治。”遂命续缮三套,分藏杭州文澜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称南三阁)。 ![]() 又传谕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等,将孤山圣因寺行宫中的藏经阁(或称藏经堂)改建为文澜阁。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文澜阁建成,乾隆南巡至杭,为书阁题“敷文观海”匾额及文澜阁诗。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五年(1787—1790),江南三阁的《四库全书》陆续入库,共35990 册。 ![]() 由于文渊、文溯、文源、文津为内廷书阁,供宫廷使用。而南三阁在续缮之初,乾隆既谕:“俾江浙士子得以就近观摩誊录”,四十九年再次传谕“第恐地方大吏过于珍护,读书嗜古之士无由得窥美富”,而使“千缃万帙,徒为插架之供”,再次强调“如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陆续领出,广为传写”;五十五年又谕:俟全书排架后“许其呈明到阁抄录”。可见乾隆对江浙文人的青睐,也促进了江浙文化的传播与繁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