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之道,生命之本,万物同根。宇宙呼吸,轨迹有序;天地呼吸,众生发育;人灵呼吸,生命持续。呼吸与阴阳同性,一阴一阳是为道,一呼一吸亦为道。道为零,零为万物之始,万物以零归宗。呼吸乃生死之临界,古往今来,气功家无不探密呼吸,且不宣其奥。 青城是中国道教的祖庭,也是道家大乘内丹术最早传播的圣地。其渊源可追朔到宁封子授黄帝飞腾之术被封为五岳丈人。历代养生家尊奉呼吸养生,长寿者众多。 “六十岁老人比较小,七十岁老人不算老,八十岁老人满街跑,九十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 这就是道教发源地青城山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头禅。他们无不受益于青城“道在养生”法旨的导引和影响,无不深得道家武医呼吸的养生精髓。 呼吸之道,法门甚多。有一呼一吸,一呼几吸,几呼一吸,顺呼吸,逆呼吸,风呼吸,声呼吸,意呼吸。呼吸又称之为“息”,有闭息,胎息,蹱息,龟息等等。在形式上,还讲究喉呼吸,胸呼吸,腹呼吸,穴位呼吸,毛孔呼吸,阴阳呼吸。气息粗细长短,超乎寻常。法窍不同,功能不同,用法不同,配类各异。现就几种简单易学,快速见效的呼吸养生术及其要领门窍,归纳于后,供气功养生爱好者学习。 一、自然呼吸法 方法:类同正常人的常规呼吸,无论行站坐卧皆可施行。只是要领不同,内涵效果不同而已。 要领: 练习时间:最好选早晨3至6点寅(肺朝百脉)卯(大肠)时段;中午12点至15点午(心主神明)未(小肠)时段,晚上19至22点戌(心包)亥(三焦通百脉)时段,进行细统修练。也可随意习练,练到一定层次时,随时都可保持功态溶练(即是常说的:行站坐卧,不离这个)。 作用:调和阴阳,平衡脏气,松筋活络,宽胸减压,恢复疲劳。 适应症:肺气不降,肝气不舒,脾气不畅,心肾不交等多种慢性疾病。 用法: (2)失眠症。取仰卧式为主,两脚并拢,双手置于身旁两侧,掌心贴床面,用自然呼吸法加意识循行“小周天”。首从肚脐到命门,上循夹脊,玉枕,百会背后一线;继沿前额印堂,经中,下落会阴;稍停即行,经尾闾,直上。如此随意识呼吸循环任督二脉,持之以恒,自然出现自循周天,达到阴阳交汇互补的功效。阴平阳秘,魂魄归舍,失眠症状不期而治。 注意事项: (2)除行走练习之外,站坐卧式呼吸时,必须进入无我无物的忘我境界。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保持“天人合一”的功态,才能事半功倍。 (3)无论习练哪种呼吸法,均要持善培德,光明正大,恬淡无为,不贪功图快,不妄自追求,一切顺其自然,做到心平气和,浩气凛然,邪不可干。特别注重功德至上,才能事半功倍,功夫精进,功能自然升华。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找明师指点,切忌瞎传盲练。 二、腹势呼吸法 腹势呼吸,从形体动作上分,主要有顺势和逆势两种。 方法: 要领: 练习时间:最好是早晨五至八点。特殊情况也可随时行功。 作用:活跃脏腑机能,增强肝肺活力,提升人体能量,开发大脑潜能。 适应症:气血失调引起的肝肺功能及免疫功能下降,宗气不足,肝胃或肝肾不和,气滞血瘀,神经衰弱等慢性病,包括便秘,前列腺病,男女痿症,肥胖症等,均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用法: (2)用于气滞血瘀的劳伤、 注意事项: 三、胎息气功 常人说的胎息法,实际上是修练自然胎息的基础气功。胎息是人体一种高级功能现象,其实质是不可或难以言表的。这种现象是特定境况下的自然功态反应,而不受人或意识的控制。我们称它为常规胎息气功。胎息是道门内丹修练到真无境界的上乘功夫,奥妙无穷。 常规胎息气功分动态胎息练法和静态胎息练法。 方法: 2、静态胎息功的练法,可采用逆腹式呼吸法配合意呼吸法为主,取仰卧式最好。吸气时意想命门吸神阙,肚皮自然内收凹陷有贴背之感,呼气时意想命门顶肚脐,肚皮自然外鼓。同时意想人体如一气团,随吸气自然缩小,随呼气自然涨大。如此不即不离,似有非有,久而久之,玄关自现,胎息自成。 要领:参照自然呼吸法和腹部呼吸法要领,始终保持顺其自然,听其自然,自然而然的心境和功态。平时可读一读“玉皇心经”,指导心法。 练习时间: 静态胎息功最好在子时和午时修练。即白天中午11点至13点时间段,深夜23点至凌晨1点时间段。有条件的还可的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习练。动态胎息功,可随意静练。 作用:能浓缩“天人合一”的全息能量,开发右脑潜能,提升自然信息能级,开启肌体先天能量库,培育和激发人体特异功能,自然识别和处理人体及宇宙间多种能量信息,真正发挥灵能本体的全能场能作用。 适应症:对医药疗效不佳的多种疑难病症,特别是诊断不出病因的多种信息病,包括中医讲的“山岚瘅气”所致的“癫痫”等异怪杂症,有独特的自疗和辅疗效果。 用法: (2) 自疗方法。一是患者自觉将学成的胎息气功,加以持练来巩固疗效。二是运用获得的胎息功能和信息能量,为自己经常进行高效的场能纯化或净化处理,随时将一些与自身不合的杂气排出体外,保持自身真“炁”常存。 正规习练呼吸气功,必须要明师身传授口授,并经师父反复验证准确,并循序渐进,方能事半功倍。比如,练习青城玄门太极内功,践行的“意呼吸”和“蹱息”法;练道家“内丹”,奉行的“念师默像”意呼吸、“特殊语言”声呼吸和“龟息”采气的“吞纳法”;练传统“八段锦” 施行的“风呼吸”加“肩呼吸”及“穴位”呼吸法等等,有机配合方显奇效。特别是“龟息”中的“吞纳”法,独具采集、聚合、通融、溶化等全能聚能功效,对消除能量透支出现的疲乏症,常常立竿见影,功能昭著。这些呼吸法虽然法窍简单,但只有师父肉口传度才能明达捷径。所以,切忌照书本或跟初学者盲练,或自已乱编瞎练。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出错走偏,贻害终身。 呼吸大道,讲究培德归根。呼吸之“息”,寓意“自心”,讲究自心平和。平和之波,运载善念,不善之念,难得平和之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无德根之呼吸(如:心存嫉妒,心怀不轨,报复陷害心理等等)是练功走偏入魔之关键问题。培德归根是为古训,存善积德,方为人心,不得不高度重视。切莫忽视和疏漏。“息气凝神道之玄”,培德归根在于心,心动万物皆动,心静万物皆静。道家“内丹”养生, 把呼吸称之为“风”,十分讲究“息口无言”,“开口神气散,舌动是非多”。同时“呼自心肺,吸在肝肾,顿于脾土”,刻刻不离心意主事。否则,难言“息息归真”。不重视德根的呼吸,用于新陈代谢则可,用于升华精气神“三宝”或疗疾除疴,难得速效。 呼吸大道,讲究恬淡无为,不刻意,不执着,“离开已身不是道,执着已身事更糟”。不追求目的,不追求效果,“求之不得,不求自得”。同时不贪功图快,宜循序渐进,“功到自成,如意无边”。感觉得到的功感,皆是表象虚幻,切不可强行追求。特别是静功大动,更要“定住”。“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方为生生不已之动”。只有听其自然,顺其自然,才能回归自然,获得自然而然。 呼吸大道,万法归宗,全凭松静自然。虽然内涵深邃,揭秘破窍,行也简单,“简单到极点就是绝招”,关键在恭行中形成习惯,就可步入上乘境界。(更多修行知识请关注修行科学公众号) 愿读此文者,皆开悟见性。 愿转此文者,皆圆满人生。 愿赞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