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明月清风 主播 | 竹子 编辑 | 安般兰若(ID:anbanlr)
褪去华裳的断梗残叶,依然是不依不饶,从容不迫。虽然没有往昔的风采,依然清冷恬淡,错落有致,孤独静美。 一池枯荷,不再张扬,不再挺立,不再执着,不再高傲。它们有一种洒脱,有一种风骨,有一种神韵。 它们是中国写意画中的枯寒之美,它们是中国古琴弹奏一曲后的余音之美,它们是中国唐宋诗词里的韵律之美,它们是中国文人墨客墨纸上的残缺之美。 冬日枯荷,残破的荷叶,枯瘦的荷杆,相依相伴,相互扶持。任霜风吹拂,任雨雪扑面,疏影横斜,静谧无声。 枯荷,没有昔日“出入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超凡脱俗,没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香远益清,没有昔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大气磅礴。 枯荷,枯枝交错,斜卧在这片寂寞的荷塘,任凭周边的红杉如何艳丽,黄杏如何浓烈,芦花如何漫天,鸟雀如何欢快,它们坚守初心,纹丝不动。 任凭冬日凛冽的寒风,无情地拍打着枯叶,依然在风雨中固执地坚守,抗争,从不屈服。 在萧瑟孤寂的冬日,枯荷坦然地面对衰败枯荣,坦然地面对世事沉浮,守望着生命的轮回,积蓄能量,静待春天的来临,静待生命的再次萌发生长,再次涅槃重生。 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穿越千年,历经风雨,依然引起人的共鸣,直击人的心灵。 在寂寞的夜晚听萧萧雨声,听雨打残荷,听残荷低吟,听岁月如歌,听生命乐章。 在岁月的长河中,学会珍惜生命的每一个音符,珍惜每一段经历,体验不同的人生。 即使前路多么黑暗,多么崎岖,依然静静地聆听,静静地等待,等待生命的又一次盛放。 在生命的旅途中,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沧桑,依然像枯荷一样坚韧执着,不屈不挠,勇敢地迎接挑战,走出人生的低谷,重塑昔日的辉煌与荣光。 枯荷,是一位孤独的智者。 枯荷,没有夏日的喧闹,没有翠叶红花的映衬,显得那么孤单寂寞。它静静地挺立在水中,不与红杉争艳,不与黄杏争宠,只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领地,显得超凡孤傲。它们没有哀怨与伤感,平静地面对纷繁的尘世。 林徽因说: “生命本是一场轮回,该开幕时总会开幕,该散场时终要散场。” 枯荷像一位孤独的智者,冷静地看待人世的繁华与落寞,一切终将回归自然,一切终将回归平淡。它坚挺而优雅的姿态,面对生命的起起落落,诉说着生命的永恒…… 枯荷,是一位残缺的舞者。 枯荷,没有夏日荷花的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没有夏日荷叶田田,接天莲叶的美丽壮观。 枯萎的荷梗,散落于池塘之中,几枝干枯的荷茎,在寒风中蹁跹起舞,似一位狂放不羁的舞者,跟着冬日的节拍,以荷塘为席,以蓝天为幕,舞出生命的最后精彩。 人生何尝不像这枯荷,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谁也无法抗拒自然规律。虽然走到生命的尽头,残缺有残缺的美丽,枯败有枯败的韵味。 人生有一次美丽地绽放,就已经心满意足。枯荷用残缺的身躯,为寒冬谱写一曲凄美的赞歌。 枯荷,是一位不屈的勇者。 许多画家笔下的枯荷,没有枯败、颓废、悲凉的意味,而是昂首挺立,乐观向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枯荷的不屈的神韵,超凡的意境。 在冬日的风雨中,干枯的荷叶和莲蓬依然不屈地昂起头,在风雨中挺立着、抗争着。 虽然身体残缺,仍有着一身的傲骨。它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顽强地挺立,坚守自我,不屈不挠。 朱自清先生在《残荷》中写道: “在盛开与衰败之间,在繁荣与落寞之中,我看见了生命在不同时间、不同形态展现出的一种别样的风韵。阳光下的残荷并不凄婉,枯萎的叶片在阳光里坚守着重生与希望,固执的像是一个布满沧桑的老人,在榕树下守望着年轻的爱情。残缺中有了一种生命最灿烂的忧郁之美。荷用一生聚集起来的信念,穿越着生命的湖水,在守望中演绎着不死的传说。” 从盛衰到荣枯,残荷呈现出别样风韵。这种风韵是生命历经沧桑后的坚韧和冷静。 尽管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有着对未来的期盼,坚守初心,守望美好,坚定信念,期待生命轮回,生生不息。 在寒风凛冽、霜深露重的清晨,我静静地站在湖边,欣赏着冬日的水墨画卷。疏柳摇曳多姿,残荷翩翩起舞,湖边寒意袭人。 残荷不畏霜露的侵袭,不惧寒风的肆虐,屹立在湖边,静谧而深邃,柔美而不屈,斑斓而枯黄。那一抹枯荷色,与落羽杉媲美,与芦花白映衬,与银杏黄相融,与枫叶红相争。 枯荷,如同一位孤独而沉默的哲人,独享这份冬日静谧和美好。时光仿佛凝固,我和枯荷渐渐融入在这幅冬日的诗情画意之中,体验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和谐。 以枯荷为伴,与天地共舞。一次落幕,一次重生,时光流转,生命延续。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种形态,让生命在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霜风阵阵,疏雨点点,衰柳摇曳,芦花漫天,落羽成杉,杏叶飘零。 一片萧瑟,满身霜华,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人间温情安宁,残荷孤独静美。 作者:明月清风,热爱生活,喜欢田园风光,热爱旅游,喜欢记录生活。心感受生命,喜欢用灵魂说话,让空间传递那份真情与牵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