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流来袭,多学一个中成药没有坏处

 快乐读书人! 2025-01-08 发布于山西

一个病,对应一个药,这本就不是中医的思维。

中医虽然在现代是小众医学,但是在当下还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还大力发展,就在于几千年的传承。最根本的生命力就是中医是有疗效的。

有疗效的背后是辨证。

感受各种外邪,无论是受风,受寒,受热,受支原体,受甲流,受新冠,每个人症状是有差异性的。

中医不治病因,治的是病机,病机是疾病发生后机体抗邪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病理机制。
因为每个人对外邪抗病反应是不一样的,也就是病机不一样,所以才有中医的个体化辨证治疗。
举个最简单易懂的例子,脉沉弱之虚人、老人,发烧后就不能和年轻体壮之人那样用发散风寒解表药,越用越虚。
不过,在同一段时间内,因为有一些共性,所以才会推荐一些中成药,其实如果有条件还是去当地找个中医好好把脉看舌问诊仔细辨证一番。
最近的甲流,普遍症状是发烧,浑身疼痛,且伴有咽喉疼痛,咳嗽,痰粘难吐。外寒夹湿兼内热夹燥的病机不少,针对这个病机,有一味中成药九味羌活颗粒,要引起重视。
九味羌活颗粒直接来源于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组成中,羌活辛温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防风、苍术配合祛风散寒除湿,配佐细辛、白芷、川芎解表,畅行气血。这里用了生地、黄芩可以清里热,也防止燥药伤津。
如果甲流后,发烧,浑身疼痛,且咽喉疼痛,咽干口燥,舌象有夹湿夹热之象(如苔腻,舌前段红),可以参考应用 。
如果燥热感明显,比如舌有红点、芒刺,咽红,便干,可以酌情再加玄麦甘桔颗粒、增液颗粒等。
总之,中医是圆机活法,灵活辨证应用的。这也是中医很难规模化发展的原因。但是学中医思维,还是对自己和对家人大有裨益的。
发烧之后身体蔫了,没有精神,甚至说胡话,抽动,脉象浮滑洪大数(脉和打鼓一样,咣咣咣搏动),这些都是危象(温病特点)。
看热,看脉,看神。 如果有以上这些危象,建议紧急双耳耳尖放血(可以自行百度),然后紧急就医。
冬藏于精,春不病温。只要阴精充足,就不会有阴虚阳亢之温病。
多休息,少熬夜,戴好口罩。
退烧后注意养阴津,饮食多清淡为主。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百合大米粥、山药小米粥。
退烧后干咳,可以喝百合大米汤+梨一起熬。
这是考验抵抗力的时代,只有体内阴血津液足,发烧才不至于出危险。
革命的本钱平时就要养一养。 
还没有得甲流,预防的时候就不要轻易吃一些清热解毒或者发散发寒的药了。真正的预防是保养身体,养肝肾精血。
就好比为了防止外部敌军入侵,需要做的是强大自己国家的实力。于身体而言,把肝肾培好,精血相对足,就不会在流感肆虐时方寸大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