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散文:等待中的年味

 梦回乡关 2025-01-11 发布于浙江

岁末又至,年味渐浓。目之所及处的红火与繁华,再也品不出我儿时的年味。

记忆中,对年的渴望是在七十年代的儿时。那时候听母亲唠叨过年,从我们这县城的九月初九物资大会就拉开了序幕。那时节,地里的庄稼已收割完毕,冬小麦也播种完成。只有棉花还没有采摘完,但第一摞和第二摞的棉花已经采摘打包好了。这最好的棉花又白又有劲,要卖到棉油厂,还能卖上优级最高的价格。母亲说卖了花就去城里赶会,扯上布,就能做过年穿的新衣了。

我们这些孩子都知道,棉花是可以卖钱的。所以持续一个冬天,我们晚上的任务就是剥花桃。棉花在地里入冬,因为天气冷就不开了,那时就要敛桃子。就是把没开的棉花桃子全部摘了,拿回家晒在锅台火边,晒干后,剥开花桃取出棉花。我们晚上剥着剥着就会昏昏欲睡,要不就是把指甲都弄破了,母亲这时就会说,谁剥的卖钱了归谁,买自己过年想要的东西。

记得六岁那年,卖完棉花后,母亲给了我一元钱,说这是你剥花桃挣的钱。那笔巨款我一直攒到过年才舍得花。后来母亲打趣我们,都是小财迷,我们家的棉桃最先剥完,婶子大娘还纳闷呢?母亲说活是干完了,但钱也分没了。

一入冬,母亲就开始零零碎碎地准备过年用品,年画是最先备下的。在公社做放映员的小堂叔,几乎每年都会给母亲拿一本精美的明星大挂历。因为堂叔的这份工作是父亲托人给安排的,所以这唯一稀罕物,他家都没有。母亲开始也是推辞,但堂叔说等他家盖好新房了,再挂这洋气的玩意儿。

那挂历连封面一共十三页,都是当红的明星配有当年演过的电影介绍。做工相当考究,那纸的厚度是普通年画的两倍,还有烫金大字,通常挂完一年取下后,母亲还会用它糊墙,包东西,总之一点都不浪费。

而我对这些年画更是爱不释手,因为那上面都是非常漂亮的人物,穿着当年最流行的衣服 ,从那上面我知道了《城南旧事》的小英子沈洁、小演员方超,《孔雀公主》里的李秀明、唐国强,还有龚雪、刘晓庆……看完一遍,还想看,但母亲却把它放在大木柜中,锁起来。说过年时会挂出来,可以天天看。我就开始盼着赶快过年吧!

整个冬天,只要放学回家,就会看到母亲趴在缝纫机上,“哒哒哒……”给我们缝制新衣,晚上在灯下做鞋。每做好一件就要试试胖瘦长短,然后我跑到风门的玻璃前,左照照,右看看,心里美滋滋的。新衣服、新棉鞋又都被放到大木柜中锁起来了。

每逢母亲再往木柜中放东西,我总要跑过去,再看看这些东西,生怕它们丢了似的。还不止一次地央求母亲“让我再试试吧!”母亲总是嗔怪我说:“过年还没穿,都快被你试破了,都试几回了?”说归说但还会满足我,让我再穿一回。对过年的欲望更强烈了。

 

盼过年,当然也有来自山货的诱惑。在外工作的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带回一些山货。山里的核桃、黑卵枣、柿饼片、毛栗子……母亲只会让我们尝几颗解解馋,便又收到大木柜中锁起来了。说留到过年招待客人后,才让我们吃。父亲却说还会再拿的,让孩子们吃,过年还有。但谁让钥匙是母亲掌管着呢?那就等过年吧!

进入腊月年味越来越浓了。这时,过年穿在外面的新衣都已做好。但里面穿的棉衣是不能每年换新的,母亲便开始翻新工作。晚上,脱下棉衣钻进被窝。母亲把我棉袄的领口、袖口、前襟处开始翻新。

在棉纺厂上班的姑姑常常会带回一些好看的下脚料,几块带小花的布头,在母亲的拼凑下,我那件由奶奶外衣改小的褐色棉袄瞬间变了模样。带小白花的粉色领口和前襟,带黄色小花的红色袖口和下摆。只要是穿上外衣能露出的地方都被母亲的巧手这样处理了,只要不把外衣掀起来,谁都看不出我的小袄是黑褐色的。灯下的母亲,看着她的杰作笑了。她一定想到,过年我穿着她做的漂亮衣服受到别人赞扬的情景。我是女孩子,母亲用的心思最多。而哥哥和弟弟的棉袄就简单多了,只在他们的领口和袖口上,包上蓝色的涤棉布条就如新袄一般了。

过了腊月十五,年的准备工作达到高潮。杀猪是一项大活,喂了一年的大肥猪出栏了,一年中最多的收入就来自这头猪。我们兄妹的的学费,地里的肥料,家里的七零八碎全靠它。家里的猪都是我们剜菜养大的,通常卖猪杀猪都在我们去学校后。放学回家看着空空的猪圈,我会难过好几天。不知是不是那时的原因,我到现在还很排斥吃猪肉。母亲会接满满的两盆猪血,浸成黑黑的血块。且告诉我,这是大娘杀猪时接的血不是我们猪的血。随后几天会用韭菜炒着血块吃,算是年前改善生活了。

接着母亲攒了一个冬天的山货要拿出来炒了。在院中挖坑放柴,支起铁锅炒山货。最先炒花生,自家种的,炒的最多。接着炒毛栗子和山核桃,这些东西少,炒好就装在袋子挂到墙上了,留下过年招待客人。而炒花生则可以随便吃了。

腊月二十三学校就放假了。按我们这的习俗,小年一过,便踏进了大年。人人嘴里哼唱着过年歌: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煮油食,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家家门口花丢丢,三十儿捏嘴儿,初一撅堵!(撅着屁股拜年)。正式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多少年过去了,那种在年味中等待的日子,却牢牢地留在了我的心中。那些日子我非但没有忘记,反而在每年的岁末都会更加清晰地重临于眼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