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成立68周年暨华东军区军事干部学校成立67周年

 虛怀若谷 2025-01-12 发布于浙江

201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成立68周年暨华东军区军事干部学校成立67周年。

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的创办在我军军事训练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它开我军大规模轮训高级干部,系统学习诸兵种知识和现代战争理论,提高高级干部的军事素质和诸兵种联合作战的组织指挥能力先河!

前排左起25张爱萍、28张震、31吴肃

开班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转入和平建设时期。

但是,我军解放台湾和防止帝国主义侵略的作战任务并未解除。由于在相对和平时期,我军直接参加战争实践,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因此,统一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正规化军事训练就成为我军经常性的工作内容,成为部队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部队军事训练的地位和重要性显得十分重要了。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由于形势的变化,中央军委改变了攻台计划,要求将解放台湾与我军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并指示部队对“军事训练作较长时间打算”,将原来的两栖作战为主的训练内容逐步转为基本训练和正规化教育。尤其注重提高各级干部的现代化战争的组织指挥能力。

1951年1月16日,华东军区召开高干会议,由张震参谋长传达全军训练会议精神。并决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举办高干训练班”。

筹备工作

为办好高干训练班,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作如下指示:

1.学习现代化军事知识,应以苏军为榜样,以现任军区各军、兵种的苏联顾问为师。只要他们说得对,即使不完全符合我军的实际情况,也要善于同他们进行研究。

2.训练班的学员要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结合现代化战争理论知识,认真总结自己的作战经验。这样我们就能如虎添翼。

3.在当前国家经济困难,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了让同志们学习好,我们要舍得花钱,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

4.计划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举办3~4期,每期3个月,140人—150人,编为1个学习队,下设若干区队,队长、区队长均从学员中选任。要争取使野战军,各省军区所属的每个团以上单位,都有1名团以上干部参加训练班,并成为传播现代化战争理论知识,组织正规化训练的种子。

遵照陈毅司令员的指示,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张震主持成立了有司、政、后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高干训练班筹备小组。

筹备小组成员:华东军区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兼作战处处长王德,军事训练处处长张怀忠,军训处编辑出版科科长方晓,军训处训练科副科长陈新华,后勤部营房部处长邱士长等。

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设在南京市江宁区中华门外岔路口原国民党伞兵学校旧址。

原学校大门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宿舍

礼堂

荷塘

组织机构

班主任:由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兼任

副主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张震兼任

张爱萍(后期)兼任

华东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周骏鸣兼任

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唐亮兼任

高训班下设

训练处、政治处、后勤处。

训练处处长:华东军区司令部军训处处长张怀忠兼任

副处长(专任)兼校务处处长:华东军区司令部军训处副处长周蔚昌

干部训练科科长:方晓

配备参谋、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测绘员、广播员等20余人,分别组成保密室、文印室、图书室、测绘组等机构。

步兵训练科科长:陈新华

配备参谋、教员等10余人

教员中包括原国民党军官起义、投诚和被俘人员,如原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参谋长罗辛理,原国民党某绥靖区副主任史则凡,以及周宏藻,吴树凯等。主要讲授连、排攻防战术、射击学和地形学等技术科目。

政治处副主任:王业隆(第一期结束后,调原32军副政委仲曦东任政治处主任至第三期结束)

下设组织科、宣传科、保卫科。

后勤处处长:华东军区后勤部营房处处长邱士长兼任

下设军务科科长姜万真

管理科,并配备卫生所、勤务示范连、汽车队等机构。

班主任 陈毅

副主任 张震

副主任 张爱萍(后期)

副主任 周骏鸣

副主任 唐亮

训练处处长 张怀忠

训练处副处长兼校务处处长(专任)周蔚昌

开学典礼

1951年4月5日,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正式开学。

根据华东军区苏联总顾问巴巴钦夫中将的建议,高训班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张震代表陈毅司令员讲话,并检阅学员队列。

张震参谋长调总参谋部作战部工作后,高训班的开学典礼均由张爱萍参谋长主持。

苏联顾问

华东军区总顾问巴巴钦夫中将,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顾问加古里斯基上校等苏军顾问对高训班的工作给予了具体指导,提出建议:对学员要严格要求,要让学员多动脑筋,熟记战役战术原则和各军、兵种的战术,技术诸元。结业后要进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应给予奖励。

训练班应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学员教材每天向保密室领送各两次(第二期开班后调整为每天各一次)。加密公文均用火漆密封。

苏联顾问每周都到训练班、训练场了解情况,随机抽查。

一排左二周蔚昌,左三加古里斯基 (苏联顾问 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顾问加古里斯基上校)

教学工作

根据陈毅司令员的指示,高干训练班训练课目主要由军区司、政、后主管干部,以及各军、兵种首长讲授。期末组织学员参观各军、兵种演习。

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讲授国内外形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每期1~2次)。

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张震(后张爱萍)讲授我军军事建设,今后任务和参谋长工作。

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唐亮讲授平时战时我军政治思想工作。

华东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周骏鸣讲授兵团战术。

华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王德讲授军、师、团攻防合同战术。

华东军区炮兵副政委刘春:战时政治工作。

华东海军副司令员袁也烈:华东海军建设及海军技术、战术。

华东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华东空军建设及空军技术、战术。

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陈锐霆:华东军区炮兵相关知识。

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何克希:华东军区装甲兵。

华东军区工程兵指挥部主任谢忠良:华东军区工程兵。

华东军区司令部防化兵处处长刘凯:华东军区防化兵。

中央军委空军伞兵旅旅长朱云谦:伞兵战术、技术。

华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石一宸:作战参谋业务。

华东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处长李景瑞:通信联络工作。

华东军区二局政委朱诚基:二局技术侦查情报。

华东军区司令部军务处处长裴宗澄:军务工作。

华东军区后勤部司令员邝任农,后勤部供给部部长蔡长风:后勤司令部保障工作。

华东军区军事干部学校成立

1952年4月,为了统一全区军事干部训练工作,军区决定将军区高干训练班,参谋训练大队,体育训练大队合并编组为华东军区军事干部学校。

校长: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张爱萍兼任

副校长:华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王德

训练处处长:周蔚昌(具体组织领导全校教育训练工作)

政治处主任:王业隆

张西进(供稿)

周东延(供稿)

第三期 局部一

前排右一王业隆,二排右二张怀忠,右四方晓,第四排右一周蔚昌

局部二

第二排左八周骏鸣,左九张震

局部三

第二排左十二王德

局部四

张爱萍校长

王德副校长

左起政治处主任王业隆;训练处处长周蔚昌

教学成果

从1951年4月至1953年5月,高干训练班、军事干部学校供轮训团以上干部约两千名,培养参谋288名,体育训练干部707名。轮训结束后,学员回到各自的部队,担任所在各军和二、三级军区举办的营连干部轮训班的教员,按照军区的计划和教育训练方法进行轮训,仅一年,整个华东军区共轮训连以上干部近万人,使连以上干部普遍轮训一次,其规模之大,在军区建军史上是空前的。

它为提高军区团以上干部的军事素质和诸兵种联合作战的组织指挥能力,为军区部队各级司令部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全区部队开展军事体育训练,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尔后转入正规化军事训练创造了必要条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员毕业后,立刻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并在残酷的战争中作出了骄人的战绩!有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如23军参谋长饶惠谭就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第一位高训班学员。

1955年1月18日,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攻打一江山岛战役中,参战部队的指挥员有多名都曾在高干训练班学习过。如20军军长廖政国、华东海军浙东前线指挥所指挥员、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彭德清、登陆指挥所司令员、20军副军长黄朝天。

此外,有些学员先后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员职务。如皮定均、张铚秀、向守志、王诚斌。

皮定均

张铚秀

向守志

王成斌

带领学员赴河南开封参观见习中央军委空军伞兵旅时摄于龙亭。左起姜万真,周蔚昌。

附录

1.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毕业证书 饶政刚(供稿)

蓝恭平供稿

2. 高干训练班笔记本 项苏高干训练班参谋 ,汪静保密员

3. 1951年1月16日,高干会正式召开。我向与会同志传达了全军训练会议精神,并结合军区部队的实际,部署了华东军区当年的军事工作任务。我强调,有计划地、系统地、按部就班地进行训练,非常重要。要注意克服不重视学习,不严格要求,不适应新的情况等种种倾向,在毛泽东战略思想指导下,吸收新的军事科学知识。今天,我们不是受到“教条”的束缚,而主要是我们的理论不够,许多宝贵经验,我们还没有把它整理出来,上升为理论性的指导条令。因此,学习军事理论,了解各兵种性能,应成为每个干部的责任。要建设一支现代化国防军,我们就必须学习掌握现代化的作战技术和指挥,继承发展我军的作战经验,学习借鉴外军的经验,把我们的军事训练从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

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办法,举办了高干训练班。此后,又连续举办了两期。因我生病去青岛疗养,开始时未能参加上。第三期,是我从青岛回来后举办的。——摘自 《张震回忆录》

4. 陈毅主持考军长

项苏

1951年,华东军区在南京岔路口成立了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每期接收团以上干部220—150人进行轮训,讲授现代化合成军队的指挥知识等等。训练班由陈毅司令员兼任班主任,由三野和华东军区的军兵种首长讲军兵种知识。小分队的训练则由高干训练班的演习部队担任。

第一期高干训练班开学时,陈毅司令员对所有学员说:大家都要虚心学习,总结经验,尽快使我军正规化、现代化。你们学得好坏,结业时要考试的。我有时间,也要来考你们的!

第一期学员毕业后反映强烈,普遍认为收获很大。第二期开学,不少军师职的主官都来参加学习,军职以上干部就有20多名,其中包括后来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和当时各省军区的司令员。结业时,陈毅司令员果然前来主考军级干部,并由高干训练班处长周蔚昌和我作陪考,对学员进行“三堂会审”。考到一个万姓副军长时,有一题是“工兵作业的三要素”是什么?答案原本很简单,“人员、器材、时间”六个字即可。然而他按照以往的经验,说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陈毅司令员说:不学新的,光讲老一套,给二分。当我们三人碰头定分时,两个陪考都说:虽然讲得啰嗦点,但有些内容还是包括了,总评可以及格。陈毅司令员听了我们的意见后,风趣地表示:好吧!少数服从多数,给三分。这样万军长才算过了关。

考试完后,陈毅司令员即席讲话。他说:我们有自己的经验,要总结。我军要加速现代化正规化,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脑袋要长在自己头上,要多想一想,不要盲从,不要照搬,不要像猪八戒那样吃了人参还不知道啥滋味。要分析联系我们的实际情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打仗,战争、战略、战术有原则,有规律,可没有绝对的死办法。

4.师以上学员名单

注:其中包括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第三兵团第十二军副参谋长王毓淮,第十一军三十三师师长童国贵,第四兵团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师长向守志

岁月无疆,老兵不朽!谨以此篇向前辈致敬!

在此周东东、周星星感谢方晓叔叔、袁刚叔叔,感谢徐福存秘书、高金峰秘书,感谢王晓戬、纪克、饶正刚、蓝恭平、周东延、张琳、张西进、张胜,粟戎生,以及东部战区档案馆董助理的大力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