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在后台留言写道: “要说这世上最可笑的东西,莫过于婚姻。 什么一生挚爱、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什么灵魂伴侣…… 结过婚的都知道,这是史上最大的骗局!” 哑然失笑过后,竟然觉得有点道理。 多少人在结婚以前,以为有爱就够了,彼此情深可抵万难。 但迈入婚姻的大门后,经历过了柴米油盐的敲打,才幡然醒悟: 贫贱夫妻百事哀,富贵人家多烦恼! 没钱的时候,两个人多半是围绕钱这个问题争吵,该不该买、存不存钱、要不要花…… 有钱了之后,也消停不了多久,出轨离婚、家庭决策、权力分配等等等等,矛盾还是接二连三。 恰如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一句话: “婚姻不是一个目的地,而是一段旅程。这段旅程中,既有阳光明媚,也会遇到风雨泥泞。” 所以,想要相守到最后,最终依靠的还是那品性的最低处。 换句话说—— 一段婚姻,仅仅依靠爱情远远不够,它更需要的是钱、责任与担当。 ![]() 落魄时,金钱是婚姻的守护神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不喜欢将爱情和物质联系在一起。 认为感情里一旦参杂了金钱,就不再纯粹了。 殊不知—— 纯粹的爱情,才更需要金钱的托举! 如果连基本的生活、温饱都解决不了,如何与爱人风花雪月,又如何一辈子甜蜜相依? 就连三毛这般不看重物质的女人,都曾感叹道:“婚姻一定要落到吃饭、睡觉,以及数钱这些琐事上。” 正是因为经历了没钱的穷迫,才深知钱在婚姻里的重要性。 如果有钱,她就不会和丈夫荷西因没钱交房租而四处借钱; 如果有钱,她也不会因为买了一点东西就被丈夫大声责骂; 如果有钱,她更不会因一地的鸡毛与丈夫相互抱怨和争吵。 有情饮水饱的背后,永远离不开手里有钱花。 有句话就说: “贫穷的夫妻,一辈子都哀哀戚戚,很多人都愿意在宝马里哭,却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现实,真的会压垮爱情。” 婚姻最悲哀的地方,莫过于人到中年没有钱,夫妻二人因此互相埋怨、争吵怨怼,最后心生嫌隙、分崩离析。 不能谋生,妄谈谋爱。 因此,努力赚钱吧,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才能让婚姻生活更加从容。 太阳升起时投身事业,太阳落山时爱人相拥,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 高光时,尊重是情感的纽带 有句话说: “夫妻之间,贫时考验的是真情,富时考验的是尊重,中年夫妻全靠一颗敬畏之心。” 深以为然。 我们常常以为熬过难关便是幸福的终点,却不知,顺境才是对婚姻的真正考验。 《凡人歌》中的那伟与沈琳,两个人通过奋斗,终于在北京立住了脚。 就在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那伟却慢慢发生了“变化”。 他认为自己每天辛苦赚钱,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理所应该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甚至认为妻子辞职在家,操持家务也是义不容辞。 有一次,两个人因为一张银行卡,彻底爆发了矛盾,那伟脱口而出的气话,深深伤了沈琳的心。 等那伟冷静下来,才发现沈琳早就离开了家。 早就有人说过: “即便两个人是最亲密的人,也要懂得尊重,若是不懂得尊重,那么这段感情,是很那走下去的,婚姻最终也会成为泡沫。” 两个人因爱结合,但想要相守白头,最离不开的就是尊重。 它是对伴侣想法的倾听与理解,是对家庭决策的平等参与,更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与反思。 如果说爱情是婚姻的起点,那么尊重就是婚姻的桥梁。 尊重伴侣,就是尊重自己,更是尊重婚姻。 你在高处时我不仰望,我在低谷时你不轻视。 如此,便能一路白头到底,一世恩爱不疑。 ![]() 平凡时,沟通是婚姻的保鲜秘诀 每次重温《父母爱情》,看完安杰与江德福相守一生的爱情故事,便对婚姻的真谛有了更深的感悟。 婚前,安杰觉得江德福是个粗鲁的军人,与他格格不入。 可婚后,两个人不断沟通、不停磨合,反而成了剧里最和谐的一对。 原因就在于,他们从不回避矛盾,而是大大方方把问题摊开了、揉碎了、聊明白了。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的感情不降反升,一天比一天了解对方。 曾经的嫌隙变成了包容,曾经的差异也变成了互补,原先所有的不适应都变成了深深的依赖。 正如剧中安杰所说: “婚姻就是不断沟通,不断磨合,才能找到最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 是啊,哪有什么天生合适的伴侣,哪有什么永不褪色的爱情,只不过是一个愿倾听,一个会表达。 当激情的火花熄灭,婚姻才显露出其真实的模样。 一日三餐是日常,家长里短是现实。 那些能够白头偕老的感情,靠的不再是一见钟情的冲动,而是年复一年不厌其烦的沟通与倾听。 正如纪伯伦所言: “沟通是心灵的桥梁,它让爱更加深厚,让理解更加透彻。” 所谓的相濡以沫,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是在平凡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倾听,让爱在沟通中升华。 也唯有懂得相互倾听、彼此理解,才能让婚姻这艘船在平凡的岁月中行驶得更加平稳与长远。 ![]() 人到中年,婚姻更像是一次心灵的觉醒。 有位智者曾言: “婚姻是一场两个人的修行,它让两个人在相互的陪伴中成长——不是以'我’为中心,而是以'我们’为整体来成长。” 夫妻之间,想要携手到老,就需要两个人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 兜里有钱,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共同成长。 如此,才能在岁月的流转中,与所爱之人并肩,遇见更美好的生活,完成这场关于爱与成长的修行。 最后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