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熹:“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2. 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4.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5. 惠普尔:“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6.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7. 笛卡尔:“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8. 罗曼·罗兰:“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9. 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0. 孙中山:“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11.欧阳修:“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2. 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3. 富兰克林:“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4.鲁迅:“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15. 歌德:“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6.雨果:“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17.列夫·托尔斯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8. 孟德斯鸠:“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以下是一些将名人谈读书的观点运用到实际学习中的方法: 1. 借鉴读书方法 像朱熹说的“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我们在学习时可以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逐步深入理解知识,并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浅尝辄止。 遵循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教诲,广泛阅读各类书籍,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素材,以提升写作能力。 2. 培养读书习惯 以孙中山“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为激励,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将读书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明确读书目的 铭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将个人的学习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赋予读书更深刻的意义。 4. 注重思考与实践 按照富兰克林“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的观点,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获取知识,还要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 5. 营造读书氛围 受孟德斯鸠“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的启发,努力营造一个热爱读书的环境,与同学、朋友分享读书心得,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 6. 克服困难坚持阅读 当遇到读书的困难或挫折时,想起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坚信读书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阅读和学习。 总之,将名人谈读书的观点融入实际学习,需要我们在态度、方法、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充分发挥读书的价值,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