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平衡位置和型式的判定

 文斋WZ 2025-01-14 发布于北京
1、根据临界转速下的振动判断
   一阶临界转速下振动出现峰值,说明转子上存在一阶形式的不平衡。不平衡可能位于转子中部,也有可能位于转子两端(两端不平衡力角度同相)。转子二阶临界转速下振动出现峰值,说明转子上存在二阶形式的不平衡。不平衡位于转子两端,而且两端不平衡力角度反相。
2、根据工作转速下的振动判断
   工作转速下转子不平衡型式判断比较复杂,受转子间相互干扰、支撑特性等的影响较大。工作转速下的振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 反相分量大。工作转速下转子振动中反向分量较大,说明转子上存在反对称不平衡。大多数情况下反对称加重灵敏度,这类振动在工作转速下比较容易平衡。
(2) 同相分量大。工作转速下振动出现同相分量有三种可能性:一阶不平衡、三阶不平衡和转子外伸端不平衡。
   一阶不平衡可以在转子中部加重或在转子端部加对称型式的配重。统计数据表明,工作转速下在转子两端加对称型式配重的灵敏度低,加重量通常较大。
   三阶不平衡量的平衡比较麻烦。为了平衡三阶振动分量,又不影响一阶振动分量,由振动理论可知,需要在转子三个平面上加重。但是,很多机组现场平衡时只有端部的两个平面上可以加重。这就有可能导致工作转速和临界转速下的振动出现矛盾,不能兼顾。三阶不平衡通常只会出现在转子一阶临界转速很低的转子上。对于汽轮发电机组而言,通常只有发电机转子平衡时需要考虑三阶振型的影响。
             94转子外伸端长且重时,会导致跨内转子振型的畸变,也有可能诱发三阶振型。同时,转子外伸端本身的不平衡也有可能产生这类同向振动。
由上述分析可知,工作转速下出现同相振动分量后,可以采取转子跨内加对称重量和转子外伸端加重方法进行平衡。
   判断转子不平衡时,还应注意转子两端支撑特性的差异。支撑刚性和柔性情况下,轴承座振动相位可能相差 180o 。判断不平衡型式之前,必须对两端振动相位根据支撑特性进行必要的补偿。
  某台发电机组轴系结构如图 24 所示。#3、#4 轴承为发电机转子前后轴承,励磁机转子为悬臂结构。振动突出表现在#4轴承水平方向上。考虑到机组原始振动中含有较大的同相分量,动平衡时首先在发电机转子上加了 205g 的对称型式配重,但是平衡效果不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3、#4 轴承水平方向振动中的对称分量过了临界转速后直线爬升。如果转子本体上存在一阶不平衡,通过临界转速后,振动应该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本机组振动现象与上述不符。因此,怀疑转子外伸端存在不平衡。
  在励磁机转子上单面加重 143g 后,振动明显减小。从表 4 可以看出,励磁机外伸端单面加重对振动信号中对称分量的影响远远大于转子本体上加对称配重的影响。
  根据升速过程振动数据综合判断分析
  将转子两端振动分解为对称和反对称分量,绘出升(降)速过程中对称和反对称分量随转速变化的情况,据此可以对转子不平衡型式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判断。图 25 给出了三种情况:
  图(a):一阶临界转速下对称振动分量出现较大峰值,越过临界转速后对称分量逐渐减小,工作转速下对称分量仍然较大,升速过程中对称分量的相位角越来越大。这种情况表明转子上存在一阶不平衡。
  图(b):二阶临界转速下反对称分量出现较大峰值,越过二阶临界转速后,反对称分量逐渐减小,工作转速下反对称分量仍然较大(曲线 1)。或者,随着转速的升高反对称振动分量越来越大(曲线 2)。升速过程中反对称分量相位角越来越大。这种情况表明转子上存在二阶不平衡。
  图(c):一阶临界转速下对称振动分量出现较大峰值,越过临界转速后对称分量逐渐减小。减小到一定程度后,随着转速的升高,对称分量又变得越来越大。工作转速下对称分量较大。这原始振动
4、其它
  大多数情况下,不平衡所在跨转子两侧振动较大。距离不平衡位置越远,振动越小。联轴器出现不平衡后,相邻的两侧轴承会产生较大的同相振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