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氏诗集合编》/张国范/30游卧佛寺

 景州枣林张 2025-01-16 发布于广东

游卧佛寺

娑罗宝树锁荒台,碧瓦朱甍久不开。

头白老僧去欲尽,一尊古佛卧莓苔。

【疑难注释】

1)十方普觉寺,又称卧佛寺,位于北京西山,。今北京市海淀区卧佛寺路北京植物园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寺内铜铸卧佛是中国现存较大的一座。

娑罗宝树:娑罗树,又称七叶树,因其树叶多为七片一组而得名,在佛教中被视为圣树。此处“宝树”可能是对娑罗树的尊称,强调其珍贵与神圣。

2)锁荒台:这里的“锁”字含有封闭、闲置之意,而“荒台”则指荒凉、废弃的台基或高台。整句“娑罗宝树锁荒台”描绘的是娑罗树环绕的台基因久无人迹而显得荒凉封闭的景象。

3)碧瓦朱甍:碧瓦,指青色的瓦片,常用于古代建筑,以显其庄重与华丽;朱甍,则指红色的屋脊,甍为屋脊的意思。整句“碧瓦朱甍久不开”描述的是寺庙建筑因长时间无人打理,其碧色的瓦片和红色的屋脊都显得陈旧而未曾开启的状态。

4)头白老僧:指年老头发花白的僧人,通常用来形容寺庙中修行年久的僧人。

5)去欲尽:这里的“去”可以理解为离去、逝去,“欲尽”则表示即将完毕或接近尽头。整句“头白老僧去欲尽”表达的是寺庙中那些年老的僧人正逐渐离世,人数日益减少的情境。

6)莓苔:莓和苔都是植物的一种,常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阶、墙角等。此处“卧莓苔”形容古佛被莓苔覆盖,显示出其久未有人打理,已融入自然环境的景象。

【语体意译】

娑罗树这些珍贵的树木环绕着荒凉的台基,仿佛将这里紧紧锁住,使得这片地方更加显得孤寂。寺庙的屋顶覆盖着碧绿的瓦片,红色的屋脊高耸,但大门却已经很久没有打开了,透出一股岁月的沧桑感。

寺庙里那些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僧人们,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少,有的已经离世,有的或许也即将离去。在这寂静的寺庙中,只有一尊古老的佛像静静地躺在那里,它的身上覆盖着厚厚的莓苔,记录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变迁。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卧佛寺的荒凉与古朴,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首句“娑罗宝树锁荒台”,以娑罗树和荒台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碧瓦朱甍久不开”,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破败与久无人迹。后两句“头白老僧去欲尽,一尊古佛卧莓苔”,则以老僧的离去和古佛的卧于莓苔之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