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旅程(4)

 能子源 2025-01-16 发布于陕西
一,回归原初

前面文章中说人是从无到有,但这个无并不是凭空产生,他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演化而来。万物有生有灭,全在形态转化;世界本归一,转化出多彩。

人诞生以后都要经历生、长、亡三个过程,这不仅仅是人一生中的必然过程,也是万事万物都要经历的过程;宇宙万物的发展演化过程,产生、发展、消亡是一个常态,毫无例外、通通经历,只是大同小异罢了。即使宇宙中最长寿的黑洞等奇怪物质,也不能逃脱消亡的一时,只不过它们的存在时间长一点而已。就是我们认为的许多基本粒子,如质子、夸克等等,也有消亡的一天。世事无常态,万物不永恒,皆在变化中,活跃于运动。

宇宙万物有两大规律:其一,能量守恒定律。一切都来源于物质,物质都具有能量。物质能量可以转化或转移,但量的多少始终不变,更不能凭空产生或消失。其二,运动中的物质有生亡、事件有因果。宇宙万物都有生有灭,物质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中的每一个事件,有起始、有终止,也有循环;运动是变化的运动,所以运动中的物质在变化之中生存。

生命体是宇宙万物之一,生命活动是宇宙万物运动的一种,是宇宙事件中的之一;所以生命也必然,而且务必遵守这两条天然的规律。人不管活多长,最后都要离开人世间,这是遵循万物有生有亡的普遍规律。科学上人的死亡,以脑神经的死亡为依据;而我们现实中人的刚刚离去,可能还有脑神经的浅层思维,我们的说话、哭啼等他们还能感受到,只不过他们不能做任何事情的只有感受。所以当人离世的短暂时间内,我们不要说他们的不好;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和挽留,能让他们安心的离去。

每一个人安息之后,进入无精神世界的纯肉体时代。在地下的另一个世界里,人体被微生物不断分解,一部分变成微生物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回归自然;而微生物最后也消亡在大自然中。所以每一个人,最后全部以普通小物质或能量,完完全全回归到了自然界中。

在人类社会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又有这么一句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于生命应该是,取之于自然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源于粒子回归粒子。从无生命的物质,通过父母的创造诞生,轰轰烈烈地奋斗一生,最后回归到无生命的物质状态,这就是人的一个生命轮回。正所谓,视死如归也,其实事如归。
二,人生感悟

人生是指人的生存,以及人的生活。生存是基础,生活是动态发展。人生是人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在这当中人的一生,必将经历波折坎坷,经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

有人说,人离开人世间后,肉体逐渐消失在大自然中,但神经还在宇宙中荡漾;还有人认为,人离开人世间之后,肉体没有生命特征,但是灵魂将到了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人体可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物质的肉体和精神的灵魂组成。二者互相以存,不可分割;肉体作为人体的物质是人的载体,灵魂是由包括大脑在内的神经系统产生。

神经系统是物质的,或以物质为基础;灵魂是以物质为基础,且在物质之上的精神产品。灵魂源于物质,并高于纯物质态。故而,一个人离开人世间,他的神经系统的精神体系,也失去了对应的作用(或感应等等);所以就这个人来说,他的灵魂也随之去也。物已不在,灵将焉存?

脑神经以电磁波的方式运动,所以脑电波可以存在宇宙时空中;但是脑电波经过宇宙万物时,不是被这些物质俘获,就是被这些物质转化,他没有存在的意义。假使在自由时空中,脑电波依然存在,然他们也会被时空淡化或收容;退一万步讲,这些脑电波如果在宇宙时空中能完好无损地幸存,那他们也成了历史性的机械式的电磁波,他们没有能动,更不会有思维的变化,除非有更高级的承载者让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复苏。

但是在充满万物的现实宇宙中,脑电波不会也不可能完好无损的长时间存在,所以不管从肉体方面,还是从精神层面,人最终都消失在宇宙时空中。人的肉体化为一般的物质,甚至微观粒子;人的灵魂化为一般能量的运动,或以波的形式存在或转化。人已离世,一切现实的东西都已完结。

人从无到有再到无,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可以延长自己的生命,但我们没办法长生不老。我们赤裸裸来、和衣衣去,期间酸甜苦辣咸尝尽,吃穿住行爱生活,奋斗奉献一生行,应当以乐为伴侣。我们在亲人的欢笑中,哭啼着来到这个人世间;应该在亲人的哭孝中,笑着离开曾经拥有的世界。一生本来操劳,应该乐观善待自己。

行善路上轻名利,清心寡欲乐开心。遇事对人积极为,身外之物应淡泊。由此不由地想起以前写的一首拙词:人生短暂,来无去寥,一生奔波忙碌。争名夺利欲念多,劳神劳心伤身苦。珍惜一生,小玩大勤,老来欣然回目。花落果熟物生亡,有悲有喜事过无。

故,小的时候应该无忧无虑的玩,长大以后要开心快乐的学习、奋斗和奉献,老来之时要放下一切,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在此再次特别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的积极心态是健康的基础,每个人务必重视。

我们地球人、地球生命,以碳基物质为基础;以神经系统、或感应系统,衍生的精神(或类精神)活动为灵魂(或拟灵魂)。然而,宇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物质或生命,或将丰富多彩,甚至奇离古怪;所以宇宙万物之中,难免存在不同于我们地球生命的生命种类(或生命体系)。

但是不管怎样,生命务必以物质为载体,没有例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