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anan_wang 2025-01-19 发布于贵州

“这咳嗽啊,真是要命!白天咳得人头昏脑涨,晚上睡觉都打不住,痰还像黏在喉咙里,咳也咳不出来。”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隔壁的王大姐又忍不住抱怨了。她这次感冒好得差不多了,可偏偏咳嗽拖个没完。吃了几天止咳药也没啥用,反倒是嘴巴干得厉害。

正当她愁得不行时,邻居老陈笑着递了句:“王姐,你知道吗?咱们身体自带'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比吃药还管用!”

王大姐一听愣住了,哪有人身体里长药的?可老陈拍着膝盖说:“你别不信,这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是中医里说的经络穴位!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咱们身上就藏着专门止咳化痰的'开关’,用好了事半功倍,不用总吃药。”

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咳嗽、痰多真能靠揉几下穴位就缓解?

今天我们就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聊聊咳嗽和化痰的那些事儿,看看人体到底藏着哪些“神器”。


咳嗽和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咳嗽和痰多,听起来是常见的小毛病,可它背后的机制并不简单。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得先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咳嗽是身体的“自救”反应
简单来说,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当外界的病菌、灰尘或者痰液等刺激到呼吸道时,身体会通过咳嗽的方式,把这些“入侵者”清理出去。

所以,咳嗽本身不是坏事,而是身体在自我保护。但如果咳嗽时间长了,或者频繁到影响日常生活,那就需要干预了。

痰是哪里来的?
痰其实是气道黏膜分泌的一种黏液。正常情况下,这些黏液会像“润滑油”一样保护呼吸道。

但当呼吸道受到感染、炎症或刺激时,分泌的黏液就会增多,变得又黏又厚,甚至带有炎性物质。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这时候,痰液不仅难以被清理,还可能堵住气道,加重咳嗽。

为什么有些人咳嗽痰特别多?

1. 感染引起:比如感冒、支气管炎,呼吸道的炎症会刺激痰液分泌增多。

2. 体质因素:中医讲湿邪重的人,更容易痰多。脾虚、肺虚的人也容易反复咳嗽带痰。

3. 环境影响空气污染、吸烟等会让呼吸道长期受刺激,痰液自然分泌得多。

中医怎么看咳嗽和痰多?

中医认为,咳嗽和痰多的根本原因在于“肺失宣发、气机不畅”。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肺是呼吸的主器官,正常情况下应该像钟摆一样,保持气机的升降调和。

但当外邪入侵、脏腑失调时,肺气的宣发功能受阻,就会出现咳嗽和痰多的问题。

咳嗽的类型还细分为:

1. 风寒咳嗽:痰稀白,伴有怕冷、流清鼻涕。

2. 风热咳嗽:痰黄稠,喉咙痛,常见于感冒后期。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3. 燥热咳嗽:干咳少痰,喉咙干痒,秋冬季节多见。

4. 痰湿咳嗽:痰多黏腻,易反复发作,常见于体质偏湿的人。

痰的形成,则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运化失调,会导致水湿停聚为痰,进一步影响肺的功能。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在哪里?

中医讲究“以内调外”,除了药物,还有一个关键的“工具”就是穴位。人体就像一张经络网络,每个穴位都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功能。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而咳嗽化痰,正是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帮助调理肺气、化解痰湿,让症状缓解得更快。

1. 天突穴:疏通气机,化痰止咳
天突穴位于颈部正中,胸骨上窝的凹陷处。它是任脉上的要穴,可以舒展胸膈,解除气机阻滞。
每天用手指按揉天突穴3-5分钟,能有效缓解咳嗽、胸闷,还能帮助化痰。

2. 肺俞穴:调理肺气,止咳主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肺的背俞穴。中医认为,背俞穴是脏腑的“后门”,刺激肺俞穴可以直接调理肺的功能。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用双手轻轻拍打或按揉肺俞穴,每次5分钟,坚持几天,咳嗽会明显减轻,痰液也会减少。

3. 丰隆穴:化痰第一要穴
丰隆穴在小腿外侧,位于外踝尖上8寸,是胃经的要穴。中医认为,丰隆穴能健脾化痰,尤其对痰湿体质引起的咳嗽有明显效果。
用大拇指按揉丰隆穴,每天2次,每次5分钟,可以帮助排痰顺畅。

4. 合谷穴:止咳辅助穴
合谷穴在手背上,虎口处。它是大肠经的重要穴位,能调节全身气机,间接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按揉合谷穴时,可以稍微用力,感觉到酸胀感为宜,每次3分钟。

揉穴位真的管用吗?医学怎么说?

有人可能会问,揉穴位真的能止咳化痰吗?这可不是玄学,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1.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刺激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的代谢,缓解呼吸道的不适。

2. 调节神经系统
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传递信号到大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从而缓解咳嗽反射。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3. 增强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穴位按摩可以改善免疫功能,提升身体对抗炎症和病毒的能力。

除了揉穴位,咳嗽化痰还可以怎么调理?

揉穴位虽然有效,但要彻底缓解咳嗽和痰多,还需要全方位的调理。

1. 多喝水
水能稀释痰液,让痰更容易咳出来。尤其是温热的白开水,更能润喉、缓解刺激。

2. 注意饮食
多吃润肺清热的食物,比如梨、百合、银耳、萝卜,少吃辛辣、油腻的东西。

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每天揉一揉,咳嗽好得快,化痰也管用

3. 保暖防寒
秋冬季节,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注意颈部和背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4. 居家环境要湿润
干燥的空气会让呼吸道黏膜更加敏感,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

结语

咳嗽痰多虽是常见病,但处理不当却容易反复发作。人体自带的“止咳化痰药”——穴位按摩,正是中医智慧的体现,每天揉一揉,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当然,咳嗽严重或长期不愈时,还需及时就医,找到病因对症治疗。调理好肺气,咳嗽痰多自然会远离!


参考文献

1. 《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咳嗽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4. 《黄帝内经·素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