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子说书 《金瓶梅》故事里,武大郎配不上潘金莲这件事,天知、地知,王婆知道,整个清河县的人都知道,武二郎武松知道得最清楚,所以,他被知县差往东京干事,临行前对武大郎武植是千叮咛万嘱咐,不管发生任何事,一定要忍住,不要跟对方起冲突,只等他回来再说。
正因为如此,武大郎面对“捉奸情郓哥定计”,表现得非常被动。若不是郓哥假仗义,千方百计逼着武大郎替他向王婆报仇,不敢休妻又明知自己不中用的武大郎,绝对会选择装聋作哑,任由潘金莲和西门庆来往。且看郓哥如何逼迫武大郎没办法继续装糊涂!
看官听说,郓哥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着说武大郎不中用,任由潘金莲偷西门庆,尽管如此,武大郎依然矢口否认,只想含糊过去,无奈郓哥一再怂恿武大郎去与西门庆对峙,只得假意请郓哥明说,他总不能说自己其实什么都知道,就是不敢吭声吧?
要知道,当初张大户私会潘金莲,他可是真真切切在屋里藏过麦稃的。像武大郎这种人物猥琐,一味老实,谁也得罪不起的男人,忍气吞声过日子,是他的本色。就如潘金莲所说“武大郎这厮每日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只是一味吃酒,着紧处却是锥钯也不动。”
《金瓶梅》故事里,武大郎听郓哥说完了事情原委,还是假装不相信,只想逃避,因为西门庆打他这样的二十个都不在话下。郓哥生怕武大郎假装去捉奸,敷衍过去,自己不能报仇,便自告奋勇,要帮武大郎一起捉奸,逼得武大郎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
后来武大果然挨了西门庆一脚,而郓哥自然跑了,生怕自己熬不到武松回来就病死的武大郎,这才不得不拿武松来威胁潘金莲,他本来就不舍得休妻,也不打算跟潘金莲撕破脸,只求她跟西门庆少来往,无奈西门庆正上头呢,也舍不得潘金莲,于是乎,听从王婆之计,要毒死武大,跟潘金莲做长久夫妻。
《金瓶梅》故事里,潘金莲之所以憎嫌武大郎,是因为他不支棱,没有养家糊口的能耐,也保护不了自己的家小,只能奉承张宅家下人,在大户面前一力与他说方便,免下租房钱,方才得以苟活于世。
就像潘金莲在武松跟前所说的一般,武大郎没有安身立命的能耐,谁跟着这种男人,连吃饱穿暖都没保障,若是有人欺负潘金莲,武大郎是没有胆量上前护着他的。所以,潘金莲才会惦记上武松,心思思量着“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了”。
《金瓶梅》故事里,武松也知道武大郎全靠潘金莲做主,跟嫂嫂说些常言表壮不如里壮的话,也晓得潘金莲所禀伶俐,是个精细的人,配个好男子便罢了,而他哥哥并非什么好男子。武松以后要是娶妻生子,他能一辈子在武大郎身边替他出钱出力,替他养家,护他周全吗? 尽管武松也喜欢潘金莲,知道潘金莲对自己有意思,甚至知道应承潘金莲,反而能保障武大郎一辈子的安全,但是,长嫂为母,他要图名节,这话除了武大郎主动要求武松,谁说都不合适呀!后来武松不也娶了潘金莲,喝了喜酒,若是当年就捅破这层窗户纸,一家一计过日子,武大反倒不用死了。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金瓶梅》 人类正在自寻死路,男性的堕落,导致百年来我们完全错解了婚姻制度,马克思和恩克斯都错了 以《氓》和《红楼梦》为例,详细解析婚姻制度的底层逻辑和女性的出路 潘金莲三探武二郎,游刃有余,却难洗一身羞,武松又做了什么错误的示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