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试验地点及土壤肥力情况 试验地位于砀山县程庄镇程庄村王立鹤的大棚辣椒制种田,东经116.578 321°,北纬34.351 125°,海拔42.7 m。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潮土类两合土,土壤肥力中等;土壤耕作层有机质12.5 g/kg、全氮0.95 g/kg、速效磷23.6 mg/kg、速效钾122 mg/kg,pH值7.7。辣椒制种品种:砀椒3号,亲本种子由砀山县福达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常年667 ㎡产量50 kg左右。供试肥料:复合肥(N-P2O5-K2O=18-9-18),山东金正大集团生产,从市场购买;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0%,有效活菌数≥0.2亿CFU/g),由山东省菏泽宝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从市场购买。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设计。株行距0.33 m×0.50 m,小区面积20 ㎡(5 m×4 m),每小区栽4畦,每畦栽植2行,每行栽植15株,每小区栽植120株。本试验所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75%生物有机肥+125%复合肥;处理2,100%生物有机肥+100%复合肥;处理3,125%生物有机肥+75%复合肥;处理4,150%生物有机肥+50%复合肥;处理5,CK,100%复合肥(即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各处理生物有机肥、复合肥用量情况见表1。各处理所有有机肥、50%复合肥作底肥施用,其他复合肥作追肥施用,按3∶2分2次追施。辣椒制种试验田于2022年12月10日播种,12月22日出苗,2023年2月20日除草整地,3月10日定植,5月20日、6月10日分别追肥、浇水,参照DB64/T 1603-2019 《拱棚辣椒制种技术规程》进行栽培管理,其他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同。从5月1日开始对辣椒进行授粉,从7月1日开始采收,8月1日结束采收。根据农业试验记录标准,对辣椒的生长期(播种期、出苗期、定植期、初花期、盛花期及成熟期)进行记录和生物学性状调查。于6月30日在各小区随机抽取20株对辣椒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千粒质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株高使用直尺测量,测量植株地上部生长点高度;茎粗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测量植株主茎离地面5 cm处的横茎;分枝数、单株结果数直接观察;单株产量为各次采收辣椒种子的总和;千粒质量使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辣椒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采取种子发芽箱测定,分别以播后4 d和7 d的发芽情况调查发芽势和发芽率。根据小区株数换算小区产量及辣椒种子667 ㎡产量。使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1 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制种辣椒生长期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3、处理2的初花期较其他处理早1 d;处理3的盛花期较其他处理早2 d,处理2的盛花期较其他处理早1 d;处理3的成熟期较其他处理早1 d。2.2 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制种辣椒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制种辣椒生物性状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由表3可知,各处理辣椒株高有一定差异,依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5(CK),其中处理3株高最高,达45.8 cm,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茎粗方面,以处理3最大,为1.32 cm,与处理1、处理2、处理5(CK)差异显著;其次为处理4,与处理5(CK)差异显著,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辣椒植株茎秆增粗有一定效果,对降低植株倒伏风险有一定好处。分枝数以处理3最多,为4.5个,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处理4,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2、处理5(CK)。单株结果数方面,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4>处理5(CK),处理3的单株结果数达12.6个,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处理5(CK)。2.3 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辣椒制种产量的影响从表4可见,各处理辣椒制种产量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5(CK),以处理3产量最高,为41.45 kg/667 ㎡,较处理5(CK)增产9 kg/667 ㎡,增产率为27.73%。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5(CK)差异显著。说明,相比单施化肥,适量增施生物有机肥可大幅度提高辣椒制种产量,增产效果较显著。2.4 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辣椒种子质量的影响种子千粒质量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较大影响。种子千粒质量以处理3最高,为9.5 g,较处理5(CK)高0.8 g,且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5(CK);其次是处理2。处理3的发芽势为98.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处理5(CK)高6.0个百分点。处理3的发芽率最高,为99.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处理5(CK)高 6.1个百分点;且处理1、处理2、处理4的发芽率也均显著高于处理5(CK)。说明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显著改善辣椒种子质量,提高千粒质量、发芽势和发芽率。 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在辣椒制种生产过程中的效果明显,生育期方面,处理3的初花期较其他处理提早1 d,盛花期较其他处理提早2 d,成熟期较其他处理提早1 d;生物学性状方面,处理3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及单株结果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制种产量方面,处理3产量最高,为41.45 kg/667 ㎡,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种子质量方面,处理3的辣椒种子千粒质量为9.5 g,发芽势为98.2%,发芽率为99.3%,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本试验中,以处理3(125%生物有机肥+75%复合肥)即用生物有机肥替代25%复合肥的效果最佳,最适宜的施肥量为生物有机肥375 kg/667 ㎡+复合肥(18-9-18)75 kg/667 ㎡,可在辣椒制种田推广应用。原标题:《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辣椒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孙宗训(1974-),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研究工作 于德科(1964-),男,通讯作者,大专,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瓜菜栽培研究及推广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