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命运把我撞歪,那我就歪歪扭扭地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是电影《小小的我》里的台词,说这句话的人是刘春和,电影里的男主角。 你们知道吗?刘春和是个脑瘫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歪着脑袋,梗着脖子,摇动身体,满眼的都是不服输,不放弃,不认命。他这是在告诉人们:我的人生虽然摇摇晃晃,可在命运的面前,我却会挺直了脊梁,与命运抗争。 在看这部影片时,我坐在一家新建的影城里,影厅很温暖,座椅很舒适,这样的观影体验,更容易把我带入影片所构制的情境中…… 在一个盛夏时节,刚高考完的刘春和在等待着录取通知书。他虽然是个脑瘫儿,可聪明的他,记忆力很好的他,高考考得很好,分数很高,他有充分的自信,在这样的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他能收到那封渴望已久的录取通知书。 他报的是一所师范院校,当老师是他的梦想。所以,在这个充满了人生奇遇的暑假,他来到一所培训班,应聘老师。在试讲的时候,无知的孩子们看着他的外表,发出了无邪的笑。是啊!他的歪歪扭扭的身体,吞吞吐吐的语言,怎不会成为别人的笑料?可是他不管,仍是继续自己的讲课。他讲得很好,很精彩。“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袁枚写的《苔》,刘春和在分析这首诗的时候,他说:“哪怕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处,苔,也在奋力生长。不自暴自弃,不自惭形秽,活出了不输牡丹的尊严。”他这是在说苔,也是在说自己。在生活中,在人们的眼里,他就是“苔”,在无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不屈地生长。 如果他是一个正常的、没有缺陷的、完整的人,他的精彩表现会很容易获得这个他梦寐以求的教师岗位,单单从上课上来说,连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都承认他讲得好,可是,就是因为他是个脑瘫患者,他被拒绝了。 被拒绝了,他很痛苦,可在经受了痛苦的折磨后,他却仍是默默地,摇摇晃晃地向前走,继续面对命运的一次次挑战。因为,他要工作,他要挣钱,然后,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读师范,当老师。这,是他更大的梦想。 那封属于他的录取通知书,他等啊!等,等得望眼欲穿,可不知为何,却一直没有邮寄到他的面前。观影的我们应该知道答案,连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都要拒绝他,他要实现上师范院校,成为一名正式老师的梦想,简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他想当老师啊!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超乎常人的决定,给师范院校写信,陈述他的现状,陈述他的梦想。这个当老师的梦想能实现吗?他也忐忑,他也知道微乎其微,可是,只要有一点点的希望,他也要付出努力。 他继续找工作。可他这样的人,融入这个社会很难,很难。在影片中,有一个刘春和过马路的情节:马路上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他被淹没在车流中,镜头特写他摇摇晃晃的过马路。他走得很慢,很慢,别人都早早地走过了马路,可他却仍是在路中间。前方出现红灯了,他没有停留,仍是继续地走。生活中的路,要自己走,人生的路亦如此,不能让别人帮忙,也要自己走。 ![]() 终于,一家咖啡厅聘用了他。虽然,这家咖啡厅老板雇用他的目的,是想以他为噱头,增加影响力,给自己带来利益。调制咖啡对于他来说是又一次挑战。他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调制,面对咖啡店老板无数次的摇头,无数次的否定,他从未言放弃。最终,一杯味道纯正,醇香馥郁的咖啡摆在咖啡厅老板的面前。对于刘春和来说,那种成功的滋味是可以打败一切失败的痛苦的。一个月后,他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工资。他是在告诉人们,我刘春和,不靠别人,也能生活! 是的,刘春和在骨子里,从来就没向命运认输过。他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常人:自己刷牙,自己穿衣,上车给人让座,甚至,20岁的他,还幻想着,拥有属于他自己的爱情。他邂逅了雅雅,一位很美,很善良的姑娘。和雅雅在一起的生活,是刘春和生命中最甜美的经历。可即使如此,雅雅却没有勇气,去冲破世俗的眼光,和他在一起。雅雅无声的逃避,是刘春和爱情的幻灭。但这次爱情的幻灭,却使刘春和在经历了爱情的折磨后,变得更强大。 他为了完成外婆的心愿,加入了老年人组织的演出团。在演出团里,他的身份是鼓手,既然是鼓手,最需要的就是一双灵活的双手。他有吗?一个脑瘫儿怎么能有?他曾想过放弃,可是,她有一位非同寻常的外婆,在外婆的眼里,他是最棒的。一位不向命运低头的人,只要有人轻轻地一推,就会飞得很远很远。终于,他打败了那位自视甚高的老爷爷,成为乐队不可或缺的鼓手。 虽然,最终这场演出因为是一场骗局而夭折,可他的努力却打动了公交集团公司。在那里,他做了一次演讲,在演讲中,他说:“我有一点点害怕,我怕这些小事我永远都做不好,我也怕能照顾我做这些小事的人,有一天真的不在了,我自己真的能不能坚持下去……我在人群里跟各种各样的目光撞上过,有怜悯我的,有恐惧我的,也有厌恶我的,可很少会有一种眼神是敢于直视我,拿我当自己人的……”刘春和是孤独的,他像一位斗士一样,和生活抗争,和命运抗争,但,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他都是个异类。这,在现实社会里,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悲哀。可他知道,他要勇敢地面对这种异样的目光,只有面对,才能找回失去的尊严。 后来的他,终于收到了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和自己的母亲和解了。虽然,最终也不一定,人们会用看正常人的眼光去看他,但,他与命运的抗争,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 刘春和的扮演者是易烊千玺,一位偶像派的演员。易烊千玺一直在寻求突破,不管是《长津湖》,还是《送你一朵小红花》,他都想让人们看到他的演技,让人们相信,他是个实力派,而不是偶像派。从这一点说,他也是个健全的“刘春和”,他也在和命运抗争,让人们从固有思维中卸下偶像的包袱,他就是生活的强者。在《小小的我》里,他对刘春和的演绎,我觉得是成功的。他的演绎,让我们真正地了解了一个我们很少关注的,如苔花一样,隐没在阴暗的角落里,苦苦挣扎的弱势群体。感谢易烊千玺,感谢《小小的我》整个创作团队。 看完《小小的我》,我的脑海中不知为何出现了两个人的形象。 一个是《阿甘正传》里的阿甘。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智障者,并且患有小儿麻痹症和脑性瘫痪,可是,不怕困难,敢于尝试,一直坚持的阿甘,始终保有着乐观、向上的性格。在人生中的一次次奔跑中,他创造着一个个奇迹,最终,成了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从现实主义题材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小小的我》更符合源自真实生活的故事叙述,《阿甘正传》太理想化了,那,只不过是美国人给普通人编织的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罢了。 另一个是余秀华,现在,被冠以的身份是中国当代女诗人、作家。可人们更关注她的是,她的脑瘫病人的身份。脑瘫、女人,在世俗人眼里,这都是弱者的代名词,可是,余秀华却不认命,她不断地写诗,持续地写作,终于,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女诗人。虽然,现实生活中的她饱受争议,在网络上骂她的人也很多,但,她却敢于站出来,面对着这些唇枪舌剑,一个个地怼回去,怼得对方哑口无言。在强者的心中,始终觉得,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两个人,和刘春和一样,也都是上帝的弃儿。但他们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时所具有的那种坚韧不拔的勇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却弥补了他们身体上的缺陷,让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想,身体健全的我们,为何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自怨自艾,忧郁无比,甚至,让生命从这个世上离去。归根结底,我们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心,一个人,没有一个敢于和命运抗争的大心脏,即使身体健全,也是一个“残疾人”,心灵上的残疾,比身体上的残疾更可怕。 命运对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它让你失去一些东西,也会让你获得一些东西。而你应该获得的东西,命运不会以天上掉馅饼的形式给你。它要考验你,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体,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那些你所应该获得的,就会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慰藉你的心灵。 令人可悲的是,当厄运、困难来到我们面前,考验我们的时候,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如此地不堪一击,溃不成军。哀叹命运待自己是如此地不公,然后,无语问苍天,觉得天下间,自己最可怜。 其实,像《小小的我》这样的励志电影,已经有很多很多了,可即使情节很老套了,上映半个多月,《小小的我》的票房已经有六七亿了。为何?是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都觉得自己是“刘春和”,生活中的弱者,因为有共鸣,所以才共情,并不只是因为主演是易烊千玺。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学会与命运抗争,做生活中的强者,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和景明。不是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