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解汤,用好就是是一张神方!

 高洪319 2025-01-23

清解汤是谁的方子?张锡纯

治温病初得,头疼,周身骨节酸疼,肌肤壮热,背微恶寒无汗,脉浮滑者。

    薄荷叶(四钱) 蝉蜕(三钱,去足土) 生石膏(六钱,捣细) 甘草(一钱五分)

几个关键点

⭐温病初起,不是伤寒初起

⭐具备头痛,周身骨节酸痛,肌肤壮热,背微恶寒无汗。看着很像太阳病吧,但是几个字眼“壮热”“微恶寒”脉是浮滑,而不是浮紧。

因为温病和伤寒的发病途径不同,伤寒伤于体表,患者必恶寒,体痛,头痛,脉浮紧。

温病经口鼻而犯,入上焦肺卫,肺主卫,而其母为胃,常肺胃同病。

伤寒初起常用辛温之法,

而温病初起常用辛凉之法。

在伤寒论的第6条里

'《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

张锡纯用薄荷辛凉解表,兼透表。

因为卫的病变表现就是在表,在上焦。

蝉蜕的性味并没有辛,而可以走表属于取象比类,蜕即外壳,又称蝉衣,加是表的意思。而且温病有些会出现发疹情况,蝉蜕也有透疹的功效。

蝉蜕和薄荷轻盈,走上焦,共同用可以透温热之邪外出。

配合石膏清里热,兼解表,内外共治,防止温热之邪进一步传。

甘草和中土。

也就是说们再详细扩大一下这个方的使用症状

⭐温病初起,发热,微恶寒,也可见恶热,无汗或者有汗,肌肉酸痛,口干,口渴,鼻子冒火,嗓子疼,皮肤出疹,大便干,轻口苦,眼睛热,晚上烦,小便黄,咳嗽的症状。

舌可见舌尖红,红点,舌苔薄,脉有力的特点。

看病案

图片

一个学生,十几岁,昨天早上开始发烧,38.8℃,头昏头痛,想喝水,咽喉痛(扁桃体发炎),不想吃东西,怕冷,无汗。

家属告诉我之前每次发热都会扁桃体发炎,这是一个关键点。

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每次感冒都会出现嗓子疼。说明是温邪伏于内啊,其实西医治疗温病还是不得法的,很容易把温邪留在体内去不掉,也和平时饮食也有一定关系,也就说每次外感时,会触发这个温邪,出现上焦的问题。

如果是新感伤寒,则寒包裹着热在里,

如果是新感温病,则表里皆热

所以这个患者呢

怕冷,无汗,头痛,头昏,舌苔薄腻,有一层密密的颗粒,说明新感表证,夹杂了湿。

口渴,咽喉痛,里有热。

也就是说表里合病,寒温同病,所以寒温同解

遂投桂枝法合清解汤

桂枝15   山楂20    苍术15  甘草10   羌活10   生姜30   蝉蜕8  石膏25   薄荷 12   白豆蔻6 (后下) 

1剂,频频服用,忌口鸡蛋,水果,鸡肉牛肉羊肉,海鱼

今天反馈

没有再发热了,咽喉也不痛了,而且在服药的过程中有微微汗出,此为正解。一来是表邪解,二来是里热随汗而解

再看一个病人

我一个阿姨,11号的时候突然觉得不舒服,发烧,38.9℃,浑身发冷,咽喉又痛又痒,头痛了也有好几天,口干,鼻子冒热气,鼻塞,眼睛热胀。

图片

舌象分析

以下为患者自拍舌

1.舌前凸起,发红,对应咽喉不舒服,有热,也是代表上焦有热

2.右侧翘,胆热不降,热沿经络上扰会偏头痛。

3.左侧稍鼓,肝郁,平素的症状以肝郁为主。同时也主肩膀不舒服

患者目前是出现了,浑身发冷,咽喉痛,鼻腔出热气,头痛的问题。

遂投清解汤加葛根一剂

蝉蜕9   薄荷12  石膏24   甘草6   葛根15

1剂

图片

一剂热退,恶寒解,鼻子通气,不冒热气。二剂头痛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