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25fall的申请周期更加紧凑,一些专业如会计学甚至提前数月满额关闭申请,显示了申请的紧迫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香港中文大学发放offer的时间并不固定,这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申请的专业、申请批次、以及学校的审核进度。一般而言,学校遵循滚动录取的原则,这意味着申请越早提交,可能越早得到结果。 录取条件的微妙变化: O 语言成绩要求:部分专业放宽了语言成绩要求,但实际录取中,提交GMAT或GRE成绩的申请者更有优势,尤其是在商学院。 O 对双非学生的包容性:市场营销等专业对非211、985背景(双非)学生的接受度提高,增加了录取的多样性。 O 青睐内陆本科背景:鉴于海外本科学生审核标准的提升,内陆本科,尤其是211高校的学生在申请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专业热度不均: 商科专业,尤其是会计、金融和商业分析,持续火爆,竞争异常激烈,但对双非学生的开放性增加。 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由于行业需求增长,吸引了大量申请,成为新的热门方向。 滚动录取与招满即止:香港中文大学继续实行滚动录取政策,这意味着早申请的候选人可能有更多机会,部分专业一旦达到招生上限,就会关闭申请通道。 录取标准的动态调整:虽然一些专业降低了表面的门槛,如语言成绩,但实际上,高质量的学术背景、相关经验以及标准化考试成绩仍然是关键因素。 申请策略重要性提升:鉴于申请时间的提前和竞争的加剧,合理的申请策略、高质量的申请材料以及适时的申请变得尤为重要。 据香港中文大学官方公布的 2024/25 学年部分商科专业录取数据,不同专业录取双非学生的比例有所不同: 商业分析专业:录取学生中双非院校毕业生占比 10%。 信息科学与技术管理专业:录取学生中双非院校毕业生占比 8%。 市场营销专业:录取学生中毕业于中国内陆双非院校的学生,在扣除 9% 的中外合办背景学生后,占比约 32%。 房地产理学硕士专业:录取学生中双非院校毕业生占比 16%。 整体来看,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部分专业双非录取比例大概在 8%-16%,可以说香港中文大学部分专业对双非学生有一定的录取机会,但占比相对 985/211 院校学生而言是较低的。 商科类 O 会计学:竞争极为激烈,25fall 的申请名额曾提前告罄,申请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会计专业出身。 O 金融学:竞争相当激烈,申请者基本是 985 院校学生,部分 211、top 财经双非高绩点高背景的学生也有机会。 O 商业分析:申请难度不亚于金融学,需要本科阶段有大量的量化课程作支撑。 理工科类 O 计算机科学:作为热门专业,每年吸引大量优秀学生申请,对申请者的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O 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申请热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在理工科专业中录取标准相对较高。 O 统计与数据科学高级研究:竞争激烈,对申请者的量化基础和相关课程学习有一定要求。 人文社科类 O 企业传播、广告学、新媒体、新闻学、全球传播等传媒类专业:申请难度超高,可媲美商学院金融专业的录取标准。 O 法学:港中文的 llm 对于学法学的学生来说是必争之地,一般要求五院四系或 211 及以上院校背景,绩点 3.5+,雅思不低于 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