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三)-第3军

 虛怀若谷 2025-0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二)-第2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的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是由晋绥野战军一部发展而来。
    1945年8月11日,晋绥军区以第358旅、独立第1、第2、第3旅,组成晋绥野战军,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组成后,参加战略反攻及绥远、晋北、大同、集宁、吕梁等战役。
     1946年11月中旬,晋绥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晋绥野战军番号,同时在山西省朔县(今朔州市)地区,以晋绥野战军司令部一部及原晋绥野战军独立第2、第3、第5旅共1.5万余人组成晋绥军区第3纵队,许光达任司令员,孙志远任政治委员,贺炳炎任副司令员,李夫克任参谋长。纵队组建后,率所属各旅转战于晋中、晋北和绥远省(今属内蒙古)东部地区,担负保卫晋绥解放区的任务。1947年5月中旬,独立第5旅奉命进至陕西绥德地区,配合西北野战部队作战。7月31日,编入西北野战军。8月初,第3纵队将独立第3旅留在晋西北,继续配合晋冀鲁豫军区野战部队作战,第3纵队机关率独立第2旅西渡黄河,开赴陕甘宁解放区与独立第5旅会合。至10月,第3纵队(欠独立第3旅)先后参加了榆林、沙家店、岔口、延清战役和第二次攻打榆林等作战。在延清战役中,会同第1纵队攻克清涧城,歼国民党守军整编第76师师部、第24旅旅部及其直属部队,俘中将师长廖昂等以下6000余人。1947年冬,第3纵队在陕北清涧地区开展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中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提高了部队的阶级觉悟,增强了战斗力。1948年2月至11月,在西北野战军的统一指挥下,转入外线作战,向陕西国民党统治区展开战略进攻。在参加宜川战役和收复延安、解放洛川战役之后,又参加澄部、荔北战役和冬季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万余人。

图片

     1949年2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西北野战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军长许光达,副政治委员朱明(不久后任政治委员),参谋长李文清,政治部主任江勇为,供给部部长刘华香。独立第2旅改称第7师,唐金龙任师长,梁仁芥任政治委员;独立第3旅改称第8师,杨嘉瑞任师长,孟昭亮任政治委员;独立第5旅改称第9师,朱声达任师长,王赤军任政治委员。全军共2.1万余人。

图片

△首任军长许光达

      2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3军先后参加了春季战役和陕中战役,在乾县、礼泉地区抗击国民党军第82军向西安的反扑,歼灭国民党蒲城守军和富平自卫团。6月17日,第3军编入第2兵团,第8师由晋北到陕西省泾阳地区归建。7月中旬,会同第4、第6军及第18兵团部队参加扶郡战役,将国民党军第18兵团部及3个军之大部聚歼于渭河以北午井、罗局镇地区。7月中旬至8月初在陇东追击战中,攻占陇县,解放庄浪等城镇。8月下旬,参加兰州战役,会同第4军攻占兰州城南要隘狗娃山国民党军阵地,而后攻人兰州城西关,抢占黄河铁桥,切断了国民党守军之退路,歼其8000余人。对保证兰州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9月初,第3军向甘肃河西走廊进军。军长黄新廷率快速部队,于9月25日进占老君庙油矿(今玉门油田),使中国当时惟一的石油矿区免遭破坏。9月下旬,第3军奉命驻扎河西张掖、武威、酒泉地区,执行剿匪肃特、维护社会治安、建立人民政权、参加生产建设等任务。在此期间,对拨归第3军建制的原国民党军骑兵团、独立团、驼兵团等起义部队,进行收编改造工作。

图片

首任政治委员朱明

     1952年6月,第3军与第1军合并,第3军番号撤销。军部改编为西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第7、第9师合编为第1军第7师,第9师师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15师师部,第8师与第1军第2师合编,第8师师部改编为华北空军第27驱逐师师部。
      第3军在解放战争中,转战山西、绥远(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陕西、青海、甘肃等省广大地区,参加大的战役、战斗30余次,涌现出了张怀春、张八、李建元、王曲喜、李珍等战斗英雄和'勇猛机智、大量歼敌第四连'等英雄连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