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情和合

 名天 2025-01-30

七情和合

吕维名

七情和合是一中医术语,是指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味配在一个方剂中,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反应,有的有益有的则有害。对于“七情和合”,李时珍《神农本草经》精辟地进行过概括:“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彼之毒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制宜,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不合用也。”七情和合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七情和合的具体含义如下:

单行:一味药独立发挥作用。如独参汤、独圣丸(五灵脂)、首乌片。

相须:两种作用相似的药配伍,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如大黄与芒硝,乳香与没药,当归与白芍。

相使:两种作用不同的药配伍。可相互促进。如黄芪与茯苓,白术与防风,巴戟天与复盆子。

相畏:一种药能抑制或减轻另一种药的烈性。如桔梗畏白芨,远志畏真珠,丁香畏郁金。

相杀:种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的毒性。如大黄与附子,甘遂与赤芍,石膏与粳米。

相恶:两种药合用会降低或丧失药效,属配伍禁忌。如元参恶干姜,巴戟恶雷丸,狗脊恶败酱。

相反:两种药合用能产生毒副作用,属配伍禁忌。如乌头反半夏,大戟反芫花,细辛反藜芦。

七情和合指明了药与药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是业医者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十分重要,不可轻忽一分半毫。

 

֍

药材的配伍变化始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不同药性的药材服用后为什么不会冲突,在于药材走势不同,路线没有交叉。一些疾病需要用到走势相近的药材就麻烦了。要规避一些典型的问题,包括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七种情况。

中药配伍里边有两配伍红线:十八反、十九畏。它们就像是纪律条例一样不能触碰,否则容易出现问题。

十八反,反是起相反作用的意思,两种药材配在一起会起到反作用也就是毒副作用,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加重了毒副作用。把药材配伍在一起是为了给身体去帮忙的,结果两味药材相遇,对身体造成了破坏。川乌和川贝这两味就不能配伍在一起。川乌有比较大的毒性,药性很猛烈,川乌配伍用药的时候,一般都要用其他药材把它的毒副作用消除了,就能通过释放猛烈的药力把病邪赶出去。如果配了川贝,不仅不能帮忙降低川乌的毒性,反倒会让毒性大增,别说给身体帮忙祛除病邪了,吃下去甚至会导致疾病加重。川贝跟川乌搭在一起,就跟两个性格不合的人凑在一起,做朋友还好,各走各的路也不影响,凑在一起过日子,准出问题。火上浇油会助长川乌的毒性,必须要严格禁止。

十九畏说的是畏惧,一种药材害怕另一种药材会降低效果。药材之间相畏惧的情况,就是当某些药材配伍到一起的时候,会出现某一种药材拖另外一种药材后腿,导致另外一种药材的药效下降甚至消失,会延误病情。十九畏里药材都很少见,大家很熟悉的人参可以大补元气,把人参和莱菔子配到一起就会出问题,莱菔子有降气的功效。

不管是"十八反"还是"十九畏",古人总结出来的中药材配伍的原则我们要尊重,这些红线是我们不能去触碰的,先把最坏的情况避免。如何保证用药归经一样、走势一致,药材的偏性不变呢?涉及到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了,君臣佐使指的是不同药材在同一个药方里边,起到的作用不一样,地位不一样,有君臣佐使的区别。

君臣佐使,是不是意味着君药是药方里最重要的呢?药方中每味药材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君药在治病的时候确实出力很大,佐药和使药会在整个方子不同药材关系的调和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一家公司有各种职位。君药相当于具体干活的员工是骨干,离了就干不了。臣药相当于副手,在君药忙不过来的时候可以顶替上去。如果君药和臣药之间有矛盾,就需要佐药去协调矛盾。使药是老板,老板是制定公司发展方向的,使药在药方中也是充当领路人的角色。

 

处理公司事务这么难,处理一个方子内药材之间的关系也不容易,现在为什么很多经典中药方还在原样使用,就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的非常精妙轻易不能变动。好的中药方子是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加一味多余减一味不够。要把握住其中的精妙,要对医药学的了解十分透彻,才有可能中药方子把改良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