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常常引起争议,你说某某水果是寒的,就会有人跳出来说,非也是为热也~你说某某水果是热的,又会有人跳出来说,非也是为寒也~ 所以呢,值此佳节,瓜果满桌之际,试着来说说这个话题。当然,说水果本身是假,借大地馈赠之美味,来破一破“寒热”才是真哈~! 经过观察总结,人们往往将引起头面孔窍或皮肤发疹(阴火3型)或上焦出现烘热感(阴火1型)的水果,称其为“热性”,将易引起腹胀(阴火2型)腹泻(阴火4型)等症状的水果,称其为“寒性”。 但这个感觉是不是完全靠谱呢? 我们现在有不少非常强悍的AI工具,随便找一个问一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常见水果,无论它是在传统归于热性的,还是归于寒性的,都覆盖了四大阴火证,即发热、皮疹或局部红肿、腹胀甚则肠梗阻、腹泻甚则脱水等等。 比如有过食西瓜而出现高热,比如有过食车厘子而出现腹泻,等等。 若四者之任一症状表现极为强烈甚至暴烈,则被称为“过敏”。严重时,若不得到及时对症救治,则会导致死亡。 为何会死亡呢? 因为“阴火线”会影响到“卫气线”。比如,当阴火3型即经络之邪妄行充塞于局部,或当阴火2型即水湿阻塞三焦至极,就会造成严重的卫气稽留。最后,阴火充塞的同时,卫气彻底遏绝。 竟然也就步入了如同外感发热病的最极端的结局,即古人所说的内(三焦)外(经络)皆闭塞,参《伤寒发热病,两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认识与处理的?|《素问·热论篇》》。 所以,假如只是根据症状表现,以阴火1型与阴火3型为“热性”,以阴火2型与阴火4型为“寒性”,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分类标准是错误的。因如上文所说,任一常见水果,都曾发生过阴火4型之任一型为主的症状。 那么,让我们再来换一个视角~ 水果,以中医药材的角度,一般归在哪一大类里? 没错哈,生津药。 你看温病学家的诸多医案里,都有他们的身影。比如吴鞠通的“五汁饮”,比如孟英医案里常出现的西瓜汁和梨汁。夏天汗出后喝上一杯果汁或咬上几口水果,感觉要比白开水解渴得多。 对于生津药,咱先把“寒热”之性放一边,仅看其味。生津药皆不离于“酸甘化阴”,水果亦不例外。 甘则缓。假如人体并未处于大热汗出之气急气散的状态,那么甘缓之味若食入过多,则无疑会致胃气缓行。缓于正常水平,那便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卫气羁留”。 至于酸,其主敛,对卫气稽留的作用,则更胜甘味一筹。 李东垣的关门弟子罗天益曾记录过这么一桩水果案: 某年夏天,元朝的某位官员派人来找罗天益,说最近一两个月来,自己以及身边几个人都患上了淋证,小便点滴而出,几乎都接近癃闭了。既然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出问题,身边不少人都出现了同样的症状,那是不是五运六气导致的呢?抑或是水土出了什么问题? 罗天益询问了对方,该官员这段患淋的时期内,常吃什么身体正常时不吃的东西? 来人告诉他,之前宫里赏赐了几百个木瓜,因而官员家人人皆拿来吃,还用来招待客人,到现在都还没吃完呢。 罗天益表示这既不是气运的问题,也不是水土的问题,而是这“水果”的问题。 木瓜之酸味,会收涩气机。 因而饮食入胃后,不得及时上行于中上二焦,导致人体的“出入”受阻。又因水谷不得上行于阳道,滞留于胃中,久滞则生郁热,湿热下注膀胱。同时,酸味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气约而不通,水道不行。因此,出现了小便淋涩之癃闭。 罗天益分说了胃气和膀胱之气,其实一也。酸收涩,致气化不利,湿滞而小便难出。即侧重于阴火之1型与阴火之2型,郁热与湿滞。 既然是木瓜导致的小便不通,那就不再吃了即可。 此案罗天益没有出手治疗,但若是处方,想必不离于上下/纵横分消的结构。横则偏于打开气机,纵则偏于通降湿热。 甘味缓行中气,酸味敛涩气机。 因而,水果入胃后,是在某种程度上抑遏了胃气,即最先最直接影响的是“卫气线”,导致卫气稽留。之前说过,“伤寒”是以卫气线为主要矛盾。那么基于此,整个水果范畴,皆属“寒性”。 这也是一大部分人持有的观点。 但是,如罗天益那则木瓜案,假如医者要出手予以治疗,恐怕纵横两者用药的比例,阴火线的用药通降湿热,会大于卫气线的行经通络,也就是以阴火线为主要矛盾了。 那照这么看,木瓜是偏“热性”的咯? 如此,咱们就进入了本文继①“症状”(以症状定寒热)、②“酸甘缓收”(水果皆寒),之后的③第三个视角了。 既以实际解决的手法,是偏于卫气线,还是偏于阴火线,来确定寒热。 我找来了14则相关古案哈~即病人过食水果后,出现异常症状,医者予以治疗并留下了诊疗记录。 医案1,病人大泻不止,中脘大痛,烦渴引饮。 从症状来看,偏于阴火1&2&4型。那么最后取效的用药呢? 用方:香砂六君子+炮姜厚朴,胃苓汤。 医案2,病人泄泻,一日十几次。 症状偏于阴火4型。 用方:麻黄、升麻、葛根、甘草、生姜。汗出而愈。 医案3,病人胸腹胀痛。 症状偏于阴火2型。 用方:肉桂、高良姜、香附、麝香、酒。 医案4,病人泄泻,小便短少。经前医治疗后泻止,小便却出现异常,醒时癃闭,躺下后遗溺。 症状偏于阴火2&4型。 用方:补中益气汤+黄柏知母。 医案5,病人胸中堵满,憋闷,呼吸粗促,腹胀,小便短少,小腹痛。 症状偏于阴火2型。 用方:香薷、藿梗、苏梗、白芷、煨姜、桂枝尖、草豆蔻、木香、白蔻仁、半夏。汗出而减,前方加减而愈。 医案6,病人遍身面目浮肿,腹胀。 症状偏于阴火2&3型。 用方:苍术、苏梗、白术、半夏、陈皮、桔梗、草果、生姜皮、厚朴、木通、赤苓、泽泻、桑白皮;外洗方:紫苏、忍冬藤、萝卜子。 医案7:病人大发寒热,下痢红白,一日夜八十多次,腹痛、恶心、汗多,神倦。 症状偏于阴火1&2&4型。 用方:人参、附子、炮姜、白术、炙甘草、石膏、滑石、知母。 医案8:病人寒热,便溏,呕恶,脘闷,腹胀,小便短少,汗多。 症状偏于阴火1&2&4型。 用方:苍术、半夏、木香、枳实、厚朴、茯苓、滑石、黄连。 医案9:病人腹胀,泄泻。 症状偏于阴火2&4型。 用方:苍术、防风、木香、丁香、陈皮、鸡内金、五谷虫、薏苡仁、黄连。 医案10:病人胸膈与膝盖每日轮番大痛。 症状偏于阴火2型。 用方:吐法。 医案11:病人脘痛,便秘,小便赤色,口渴,不欲食。 症状偏于阴火1&2型。 用方:高丽参、延胡索、竹茹、黄连、楝实、栀子、柿蒂、枳椇、石斛、雪羹,送服当归龙荟丸。 医案12:病人脱发,辨为痰热导致。 症状偏于阴火1&2&3型。 用方:防风通圣散去芒硝+四物汤。 医案13:病人水肿,食少纳呆,小便少,大便稀少而不畅。 症状偏于阴火2型。 用方:红灵丹(麝香、冰片、朱砂、礞石、硼砂、雄黄、牙硝等)。得泻下秽物而愈。 医案14:病人口吐血。 症状偏于阴火1&3型。 用方:生地、阿胶、麦冬、天花粉、石斛、黑豆皮。 医案15:病人鼻衄血。 症状偏于阴火1&3型。 用方:清化痰热凉血息风。 医案16:病人背上生疮。 症状偏于阴火1&3型。 用方:疮处刺络放血。 从第三个角度来看, →医案1~6,卫气线用药大于阴火线用药,是为偏“寒”性; →医案7~10,卫气线用药与阴火线用药相当(吐法=宣法+祛痰),是为偏“平”性; →医案11~16,阴火线用药大于卫气线用药,是为偏“热性”。 我们来看看具体是哪些水果哈~ →医案1~6:1瓜果、2瓜果、3瓜果、4瓜梨新藕、5瓜果、6杨梅; →医案7~10:7瓜果菱藕、8瓜果、9瓜果、10青梅; →医案11~16:11瓜果、12酸梅、13桃&李、14樱桃、15甘蔗、16樱桃。 你看哈,尽管其中的“瓜果”大多为泛指,未必一定指西瓜。但确实,这三个级别医案里越往后,“瓜果”占比越小,“樱桃”“梅李”占比越大。 咱就事论事,从古案的概率而言,西瓜梨藕等偏“寒”,樱桃梅李等偏“热”。 是不是又挺符合某些群众的既有认知的哈? 不过话说回来,回到本文开头。 古代物资比如今匮乏得多,即便所谓的“过食”也必然与今人无法相提并论。因而出现任何症状也好,还是“寒热”也好,总体比较符合该水果的“刻板印象”。 但如今不同了,是不是凡是西瓜梨藕所致,皆卫气线用药大于阴火线?又是不是凡是樱桃梅李所致,皆阴火线用药大于卫气线? 肯定不是,古案就有例外,如今必然更多。只是这类急性发病,中医应该基本接不到了。 过食水果造成的后果,有体温高热,有急腹症,有发疹,有呼吸困难,有水肿…有死亡。有诸多外感发热病里,常见的急重性症状。 本篇破执寒热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顺手破一下外感内伤&伤寒温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