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透这10本国学好书,人生想不好都难!

 小书呆读书纪 2025-02-03 发布于河南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有很多。

本期书单关键词:国学书单,10本让我们大有收获的国学好书

1《知行合一王阳明(全6册)》

王阳明,可谓是明清六百年来的最牛的大儒。

因为,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前无古人的伟大思想。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思想的精髓。

不少大神就是靠着学习和领悟它,在各自领域登峰造极。

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以及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等等。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我两次创业都将公司带到世界五百强的秘诀,就是知行合一。

现在我们每天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何不被噪音裹挟,如何不被别人的观点影响自己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从王阳明一生的传奇经历入手,带我们全面剖析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道破了知行合一的神秘天机。

“知行合一”,其实就是完全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从而不受外界干扰,做出对于自己而言,最正确的选择与行动。

可以说,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这个信息嘈杂的时代,这都是需要我们践行一生的人生哲学。

2《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中华传统文化,是古人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所以,流传至今的古书,都是饱涵古人知人论世的方法、经验、思想和智慧。

但是文言文的可读性并不强,作为我们普通人,很可能还没读懂就睡着了。

所以,如果拿一本白话文的解读版,对照着阅读,效果会更好一点。

《孙子兵法》虽然全文只有6111字,而且每个字我们都认识,意思也都明白。

但是,理解起来需要费些功夫。

如果想炉火纯青地运用《孙子兵法》,没有一二十年的研读,估计很难达到这种境界。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不同于简简单单的文字注释和翻译,这本书是结合现代领导管理理论的再理解、再创造,而且在豆瓣评分高达9.1。

这些艰深玄奥、望而却步的古人智慧,在华杉的讲述下,竟然变得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

3《易经的智慧(全6册)》

读易经必读曾仕强!

曾仕强,生于福建省,逝于台湾省,终年84岁,是中国台湾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

他曾经任台湾大学的教授,在企业界曾仕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

曾仕强被我们熟知,是起源于他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解《易经》。

《易经》不是什么装神弄鬼的玄学,每一个看似深邃的卦象里,其实都藏着老祖宗的处世智慧!

年轻人可能看曾仕强的书比较少,甚至还会有人觉得他是假借国学的名义在沽名钓誉、借机敛财。

其实,只要稍稍了解一下曾仕强,看几本曾老先生的书,就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比如曾仕强在百家讲坛时说,人只有学会拥抱变化,顺势而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我们了解国学也好,传统文化也好,只有置身当时的时代环境去思考,才会感同身受、学有所悟。

4《度阴山讲了凡四训》

我命由我不由天!

逆天改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会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但是,在历史上却真真实实地发生了。

不仅发生了,当事人还把逆天改命的秘籍写在了一本书里面。

这本书,就是《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讲述了袁了凡在早年的时候,偶遇占卜异人,非常准确地预言了他日后官职如何、俸禄多少。

因为笃信异人预言他以后不会有儿子,袁了凡开始消极懈怠。

但是,一次偶然拜访云谷禅师后,深受启发,从此广做善事、积功累德。

袁了凡不仅成功扭转了自己的命运,而且还有了两个儿子。

但是,袁了凡悟得“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的人生哲学,并写在了《了凡四训》中。

度阴山老师通过对《了凡四训》的逐句讲解,试图找到它能让人们逆天改命的秘诀!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这部书,一定会成为我们逆天改命的神作。

因为当我们的心态变好时,好运是真的会如期而至。

5《游世与自然生活:庄子评传》

个人认为,《游世与自然生活:庄子评传》是关于庄子解读最好、最透彻,也最适合入门读的书!

我们现代人,隔着几千年的时光,隔着文言文的晦涩,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真正读懂庄子的深意。

好在南京大学的颜世安教授的《庄子评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本质的庄子。

颜世安教授笔下的庄子,没有任何“快乐主义”“自由浪漫”“缥缈虚无”等标签。

而且,我们读完颜教授的《庄子评传》就会发现,庄子比孔子更关心个体,更关心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存和幸福。

孔子希望前赴后继,“朝闻道夕死可矣”。

而庄子知道,在战国乱世这个烂泥坑中,理想主义无异于与虎谋皮,如何生存下去才是终极奥义。

在这本书里,庄子不再是那个选择“平庸出世”的“清醒者”,而是一个对世界有期待,但最终看清了社会残酷真相的“失意者”。

6《曾国藩家书》

俗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而曾国藩家族,可以说是道德传家的典范。

曾国藩兄弟5人中,2人封侯拜相、2人任军中要职。

自曾国藩之后的近两百年里,曾国藩家族中的科学家、外交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数不胜数、人才济济。

就曾国藩自己来说,30岁前,他是平平庸庸的凡人;30岁后,他一跃成为清朝的中兴名臣。

在外忧内患、积贫积弱的晚清时代,曾国藩作为一介书生,擎儒家大义之旗,广聚四方英豪,成立湘军。

与国,曾国藩率领军纪严明的湘军所向披靡,为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使得风雨飘摇的腐朽王朝继续苟延残喘数十年。

与家,曾国藩读书传家,倡导勤劳、俭朴、自立、恒毅。

即使是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清末动荡时期,他也坚持通过家书训导子弟后代、传递孝悌慈爱。

这本《曾国藩家书》,不仅记录了曾国藩为人处世、教子治家、为官从政的所言所行,更是处处流露着他深刻的人生感悟与生命体验。

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更直观地领略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奇人生。

7《史记的读法》

我们今天要读《史记》,首先会遇到两个问题:为什么读?用什么方式读?

《史记的读法》这本书,就像是个贴心的导游,带着我们去逛《史记》这个历史大公园。

在书中,作者杨照先生用独具匠心的方式做了解读,他打乱《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以“历史式读法”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

最重要的是采用“文学式读法”,尽量接近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把经典历史带入今天的时空。

简单来说,《史记的读法》就是一本超级实用的《史记》使用说明书。

无论是新手还是历史达人,都能从这本书里头找到乐趣和启发。

8《黄帝内经说什么(全6册)》

我们往往在生活的平静与安逸中,容易迷失自我,被外界的喧嚣和内心的欲望所牵引,盲目追求那些看似光鲜亮丽却未必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只有当生命面临重大挑战,如大病缠身或身陷囹圄时,我们才会被迫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这时才会惊觉曾经的追求是多么虚幻与不切实际。

这种醒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因为它是在我们经历了痛苦与绝望之后才换来的。

作为一部深邃而神秘的医学宝典,《黄帝内经》汇聚了黄老道家理论的精华,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重要理论体系。

这部古老的医学经典深入探究了生命现象的本质,揭示了人体的奥秘和疾病的根源,充分展示了古人高深的医学智慧。

《黄帝内经说什么》这套书,这本书不仅讲述了黄帝内经中预防疾病和逃离困境的智慧,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幸福学的宝典。

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如何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让我们不再等到生命的尽头或面临重大挑战时才明白生活的真谛,而是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天,活出真正的自我。

9《樊登讲论语(全2册)》

《论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智慧。

樊登作为一位知名的文化人,对《论语》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在樊登的解读中,他认为《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即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以及对待自然和社会。

他认为,这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追求的价值。

同时,樊登还强调了《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即处理问题时要恰到好处,不过度追求极端。

他认为,这种思想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生活和工作中陷入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此外,樊登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对《论语》中的一些道理进行了生动地解释。

比如,他通过自己的创业经历,阐述了《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即要实事求是,不要自欺欺人。

总的来说,樊登的解读《论语》是一次深入浅出的文化之旅,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的精髓,还可以引导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践行中华文化的智慧。

10《道德经说什么(全2册)》

国学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标志和灵魂。

而《道德经》,则是道教和老子学说的标志和灵魂。

估计很多人老早就听过《道德经》,也知道是老子的哲学思想。

但具体是什么,其实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我也是读过《道德经》以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

相反,更多的是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大智慧和大哲学。

比如,《道德经》的“道德”二字。

何为“道”,道是客观规律,是外界因素,也是道德经的下篇。

何为“德”,德是主观认识,是内在修为,也是道德经的上篇。

老子出生的春秋末年,周天子的王道已经势微,诸侯开始奉行强权霸道。

作为周朝守藏史的老子,亲自目睹了民间疾苦。

于是,老子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现实、思考未来。

老子认为,道与德不可分离,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人间正道,也是我们心中的德。

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