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逢立春节气,屋子里几盆花也开始长新芽了。一小撮浅绿色毛茸茸的小芽,卷曲着,零星分布在花枝上,像是从沉睡中慢慢苏醒,睡眼朦胧,有点呆,有点可爱;又好似初来乍到,对环境不熟悉,保护自己的同时,一边还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天气还冷着,人裹着羽绒服,在阳光下,笨拙,慵懒。花儿才不管那么多呢,冷是天气的事,花有自己的时序,什么时候发芽,也是自己说了算。它们寂静生长,等到人类的眼睛终于能看到新的绿意时,花儿的生命,已经走过了长长的一段路。 你看不见它如何蓄力、挣扎,它也从不诉说艰难,只呈现力量,或强,或弱。但这种强弱的分别,也是人心里的尺度,与花无关。 植物没有人类那么多条条框框,那么多可堪畏惧的因素,它们的生长或凋零,鲜明,直接,决绝。 自己的居住环境里,不能没有植物。于我而言,植物和阳光、空气、水同等重要,在哪里生活,就会尽可能养些小植物,它们会让空间显得有生命力,让人住得更踏实。 其实,不是人养植物,是植物在默默滋养着人。把它们放归大自然,照样可以肆意生长。有能量的,是植物本身。 年复一年,年似一年。今年的花枝上,开出了新的枝丫,覆盖旧年的伤疤。 我不在大自然里生活了,大自然在我心里,下了一场雪,而后融化。 阳光每天都来,空气清明,万物复苏。生命是一场生生不息的轮回。 *** 春节就这样过完了,像是做了一场梦,醒来和年很远,和现实很近。 放一串鞭炮,远行的人远行,送别的人送别,“一路平安”,“好好照顾自己”,寥寥几语,寄托了亲人之间最质朴的情感。 ![]() 朋友圈开始少了年味,多了班味。 此刻,再懈怠的灵魂,也愿意整理自己,为新的生活做准备,或主动,或抗拒,最终殊途同归,一切回归正轨。 回想自己回家的日子,明明才过去几天,潜意识里,怎么已经是久远的事情了。 一个包,一本书,一瓶水,近四个小时的车程,不匆忙,不赶时间,也没有归心似箭。这么多年,来来往往,早已少了当初在外漂泊的惆怅,多了平静、淡然,和些许的从容。 路上读完了蒋勋老师《品味四讲》一书,反复翻过的一本书,却也还是不厌其烦地翻着。只是从书架上随手抽出来一本,刚好是它,不做别的选择了。 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晒得脸热乎乎,快要忘记那是一个冬天的午后,而我,正在回家的路上。 家,一个简单的字眼,让人一想到,心里就涌着暖意。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其一》中写道: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鸟儿因为有树枝可以栖身感到欣喜,我也格外喜爱我这间茅庐。 爱自己的居住环境,因为它让我们有一种安全感、熟悉感、亲切感与归属感,以及不同程度的幸福感。 偌大的世界,有一处可以栖身的地方,就叫人安心。 无论我们走多远,家,永远是一个内心深处倍感亲切的“窝”,是我们心底的温暖与惦念。 回家的意义,并不在于某种形式,更多的,还是和家人之间血脉相连的情感。有家可归,就是福。 出于一些个人的原因,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年前回家探望,做做饭,做做家务,陪父母说笑,在自己心里,见了想见的人,说了想说的话,也就提前过了节。 *** 除了原生的家庭,长大后,我们也会拥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 不管房子是买来的,还是租来的,把它打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让身心可以稳稳当当地住在里边,世界再大,不会慌张。 返回住所,随即迎来了2025年初雪,在一片白茫茫中,春节也如期而至。 老家的气温,一度骤降到零下20度,古城的雪化完了,家乡仍是白雪的世界。 除夕当天,窗外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光,晃得人睁不开眼。屋内炉火正旺,母亲一边挑着豆衣,一边在视频里和我聊着些琐碎。 小侄女在旁边叫着姑姑,嗓音纯净清脆,带着抑制不住的欢喜。父亲也在帮忙挑豆衣,问候着我住所冷不冷。我一边回应着他们,一边嘻嘻笑着,不冷,不冷。 小屋没有供暖,有一个取暖设备,久坐必定要穿羽绒服,但于我而言,这个租来的小屋,也是简单温暖的。 给墙壁贴上了新年的祝福语,午后的阳光散落在上面,每个字眼,都有了光。 悄悄在心里许下祝愿,不管身在哪里,心里有惦念,就觉得幸福。 *** 回想着自小对年的期盼,到自己已然成了成年人,开始少了对年的期盼。 人们总说年味淡了,其实未必是年味淡了,而是当年的小孩子,一个个长大了,开始去肩负各自人生的责任,一如小时候我们父母那样。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多了,身上的束缚多了,自由少了,不再似儿童般无忧无虑自在玩耍,自然也就没那么期待过年了。 小时候我们沉浸在欢喜中,并不能真切地感同身受我们的父母。但命运的齿轮很公平,总会有转到我们的一天。 长大是件顺其自然的事,把时间交给时间。总有小孩子,会继承那份大人曾经也有过的欢喜,依然早早地穿上新衣,期盼着新年钟声敲响。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却不执念于一直是孩子。 孩提时代有孩提时代的快乐,成年人也有各自的方式,活出属于每个人的简单美好。 越来越感受到,年,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关乎内心真正想做什么。 热闹闹闹也好,安安静静也罢,过年,不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但求对事对人,都有份真切,于自己心底也是一份坦然。 你越是尊重自己的心,自己的情感,快乐就会越发简单。 当然,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沉浸在欢喜中,更多的时刻,其实并无明显的欢喜,只是简单存在着,心里平和,就是福。 *** 和往年一样,不管在哪里,除夕夜都会守着看完春晚。 今年春晚最喜欢的一首歌,是王菲唱的《世界赠予我的》,“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当旋律缓缓响起,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是文字的组合,是诗句,是歌曲,也是一种讲述,平凡的故事,被简单地诉说,娓娓道来,让人只想静静听。 不同的人,从同一首歌里,可能会听出各自的悲喜交集。 这一年里,每个人身上都写满故事,每一句歌,也映照着人心底的故事。 有人大病初愈,被那句“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所触动,感动落泪; 有人经历情感波折,被那句“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引发共鸣,心里涌起暖意; 也有人在世事无常中,不知不觉磨砺了心性,听出了逐渐摆脱迷茫走向坚定的力量。 “世界赠予我拥有,也赠予我回敬,赠我小小一扇窗,也赠予我屋顶,赠我一个名 又渐渐长大的年龄,赠我一首诗,又悄悄读得很安静……” 这一年,且将所有经历,视为一种馈赠,酸楚或是快乐背后,都有微小的身影在摸索着成长。 心存感恩与敬畏,致敬平凡的岁月,也致敬每一个不轻易放弃的瞬间。 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种经历,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保持真诚和良善,微小的福报在不经意间累积,促成更加宽厚圆满的生命体。 【写在最后】 福,并不遥远,就藏在点点点滴滴的生活里,也在每个有福之人的内心里。 自力更生,是福; 有家可归,是福; 有人惦念,是福; 内心平和,亦是福; 心存敬畏,便有了福。 新的一年,愿君多福,惜福,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图、文/素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