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食堂没有固定的餐谱,原因在于每顿提供的菜品都会有所变化,固定式的餐谱无法完全含纳和反映,所以干脆不采用。取而代之的是菜品直接放在供应区的台面上,以小碗形式装盛和展示。顾客自选需要的菜品,然后放在塑料托盘上,再到收银台刷就餐卡付费。就餐卡由食堂自制,样式统一,并免费提供给顾客。顾客在收银台充值后便可立即使用。充值金额没有限制,如果充值金额较大,可享受一定折扣,但折扣不多。 每一小碗即为一份。纯素菜每份价格1元-1.5元,半荤半素菜2-2.5元,全荤菜3-4.5元,米饭0.5元。我大体估算了一下,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只需花费8-9元即可基本吃饱,最多不超过10元。食量较大的约摸在12-14元。这个价格与餐饮小吃店相比,略低一些或基本持平。相较于中式快餐品牌店,则低出了许多。我在一些中式快餐品牌店吃过,正常来说,作为一名成年人,想要基本吃饱,大约要花25元左右,即便使用优惠券,至少也要20元上下。也就是说,两相比较,大致同等情形下,社区食堂的用餐价位是中式快餐品牌店的中线至七成,顶多八成。这是社区食堂有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其得以受欢迎之处。对于需要自掏腰包的食客来说,价位属于当然的经济敏感因素,尤其是在日常餐食开支方面。毕竟是用以填饱肚子的自我经常性支出账目,实惠第一,而非请客办事满足面子。既然能达到同样或者差不多的效果,为何要多花钱呢?这是其一。 其二,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上面提到,与餐饮小吃店相比,社区食堂的菜品价位只是略低抑或持平,那么,社区食堂的优势又在哪里?如何与餐饮小吃店抗衡?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确实,假如单从菜品价格上讲,社区食堂无甚优势。而且,据我所知,有些餐饮小吃店的价位甚至更加低廉。但社区食堂的优势在其它方面。 首先,虽然食堂可能是由“外来者”承包,但座落于社区中,主要面向的是社区居民,是社区整体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拥有明确的社区“内部成员资格证”。这样的属性使之比较容易获得居民顾客的亲近。 其次,社区食堂是在社区主导下举办的,尽管社区不会过多干预食堂的具体运营与日常管理,但有高度的指导和监管权,同时,也肩负着指导和监管职责。这就意味着,倘若食堂出了问题,社区管理者需要承担相应的失察失职后果。而食堂运营方面常见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顾客最为关心、并且最易和最有可能引起围观聚焦乃至发生舆情的,就是菜品安全。一旦出现这样的舆情,社区管理者将面临更为严厉的问责。因此,社区管理者对食堂经营要求最严的,除了消防安全,便是必须确保菜品无虞。 这里的无虞,包括工作人员的健康证明、就餐环境的整洁干净、加工制作环节的污染避免等,此外,十分重要的,就是食材本身,即来源的可靠性、新鲜程度、储存和清洗整理过程中的卫生保证,以及相关辅料的质量。在社区的重视、关注、提醒、申令和监管下,食堂一般不敢胡作非为。正因如此,在多数居民顾客心目中,对于社区食堂的菜品安全,还是比较放心的,认为应当比较靠谱,因为有社区背书。社区会监督食堂,如果食堂乱来,出了岔子,社区也将“吃不了兜着走”,担负连带责任。我在访问多家社区食堂时,都曾问及用餐顾客是否会担心食堂提供的菜品安全,得到的回应几乎一致:“不会”。更进一步的说法是:“不然就不可能到这里来吃了,更何况还是带着孩子来吃的”、“我到这里来吃,除了图个实惠,另外看重的就是放心,外面的小店虽然也很便宜,但还是有些不太放心”、“这是社区食堂,和外头的小店不一样,有社区管着呢,老板不敢胡来的”,“可能不会像家里一样用的是好油,但应该也不会太差,至少不会是地沟油,不然的话,万一要是吃出什么问题来了,谁都担待不起”,等等。反过来看,居民顾客的放心,对于食堂来说,实则也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试想,若是连放心这根底线都没有了,又哪来的客流呢?就算费尽心机招引来客流,又能维持多久?尤其是在大众普遍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业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放心是赢得顾客“货币选票”的起码准则和起始基座。 在我与这家社区食堂负责人的交流中,其多次说到一句话:“我这个食堂哪怕不赚钱,也决不能在菜品安全上出哪怕任何一点点的纰漏和差错。”这句话令我尤为印象深刻。这样的清晰思路和坚定态度无可挑剔。此等“如临深渊”和“如履薄冰”,不仅完全必要,同时也是可持续性的源泉和保障。此外,我之所以这么认为,还另有一层理由。正如前面所提及的,社区无偿向食堂提供了经营场所、食堂无需向社区上缴任何的费用,这些都令食堂在经营成本方面占据了很大的先天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形下,假若食堂还在试图假借以劣充好、以假代真的龌龊手法,瞒天过海、坑蒙拐骗,损毁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和社区食堂的信心,则不单触及法律红线,也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极大堕落,不仅应当受惩罚,亦应受谴责。从这个角度上讲,社区食堂既是实体化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也含有某种道德性的蕴义。正是这种道德蕴义,使得社区食堂有别于纯粹市场化的商业餐饮店铺,成为社区关怀和社区责任的具象表征,具有相当的道德附加值。鉴于此,社区食堂便理应充分理解这样的道德涵意,并自觉将之转化为真切履行应尽道德义务、诚心回报社区和社区居民的实在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