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以对身边人总是缺乏耐心和尊重?”

 解语渊 2025-02-04 发布于福建

最近常常有一种莫名的疲惫感,一旦被这种感觉驱使着,就难免心浮气躁,然后一点就着。语气很糟糕,说出的话很伤人,以至于好像在责怪人。多半都会这样想吧,毕竟自己说出的话也没啥问题,以往也都是这样说的,只好想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可这些东西不好解释。尤其是在当时。毕竟,又有谁愿意否认自己呢?哪怕真的做错了什么,又或很快意识到不对劲,可如此反复,尤其是那么快反应,就总感觉是不是“神经质”还是什么。这玩意儿就像是在说“明知故犯”,如果是这样,又演变成新的问题了。解释总归是难的。不仅难以开口,更主要的是时机的把握。如何才能既不让对方受伤也最好是不影响自身呢?于是,多半时候我是沉默的。而这种沉默,一旦开口却是伤人的话语,这样一来,倒是更容易让人误会,好像一直预谋着,伺机而动,这就更显别有用心了。总归,情绪不对时好像哪哪都不对。

然后,冷静下来去分析,其实很可能就是情绪不正常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兴许换个心态再去看,则会轻松很多。总归是不忍,也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对于这种后知后觉再去解释,好像也大可不必。多少次就是这样的思维扭曲着自己吧?

我是说,即使真的道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或者压根不去理会,也还是那么回事儿。毕竟,这样的自己并不是常态的,毕竟,总归是难免会有这样的时刻,也毕竟,并不是每次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对于自己来说,如果自己不去记住一些什么,如果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如果总是这样反反复复地伤人,那么,最后是压抑自己,还是否认自己,又或怀疑自己,还是说从此就掉以轻心?我并不确定如何才更好。

我是说,真正自在的状态是否真的值得追寻呢?

诚然,我们都或多或少会有不自在的时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怎么去把它当成什么问题,然后再去探讨什么解决方案。我是说,也许只是不怎么频繁发生,故而第一时间会有些不自在,乃至于尴尬,又或者无所适从。这样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也并不需要如何去郑重其事,只需要多经历几次就会慢慢适应的。这玩意儿就像我当初决定不再喝酒,开始的时候我也只是在吃饭时多少有些不自在,在不知道如何回应他人时有点尴尬,以及一想到喝醉后的一系列反应便不敢动摇。后来经历得多了,也就慢慢发现,自己并没有多么重要,也并没有那么多关注自己,更重要的是,并非每次别人说什么都要去回应。就这些在当时自然不适应,而且,它还是长久的惯性。毕竟,从小就和同龄人,和父母,乃至于和老师,又或和别的大人,一直在对抗着,几乎每句话都能想到数种方式方法去应对,句句有回应,句句有疑问,乃至于句句都可以否认,要是反驳也总能够自圆其说。我都习惯了。自然,如此一来,瞬间的沉默,又或者不去回应,多少会觉得尴尬和不自在,主要是内心始终有种冲动想要去说点什么,哪怕自己并不想达成什么目的。也是基于这一点,通过不再喝酒,通过观察自己的反应,再到观察那些不喝酒的人,然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原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时刻,无论是沉默,还是不自在。其实都没什么的,顶多就是发个呆,又或者默默吃菜,还可以是什么都不做,就看看大家呗,或者看看自己呗。直到我适应下来,然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开始变得极其挑剔和极其容易不耐烦了。

就这种变化,自然是不适合与人相处的。毕竟,这要求对于未经训练的人而言,太过于苛求。谁能做到时时刻刻的理性呢?何况在理性的同时还需要重新认识理性。我是说,当你在做什么时,你又怎么能忍住说不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进行审视和思考呢?如此,会否说:我这么理性,我在装什么呢?我这么理性,难道就可以要求别人理性吗?我这么理性是训练的结果,可对方未经训练过又如何能做到呢?如此,又还有什么理由去苛责于谁呢?

只是说,确实有时就是这样,因为理性的缘故,就不得不以理性的方式去对待日常。然后,在那些情绪的,情感的,乃至于表达方式的,以及习性的,就诸多附加的情况下,还要保持耐心,自己还清楚自己在对抗什么吗?这种时候更多的不过是希望对方尽快回归到事情上,回归到当下真正要紧的,回归到具体的事务中去。如此,倒显得不近人情了,像极了艺术家的不近人情,以至于极端而病态。自然就难以与人相处了。

只是,怎么去改变呢?这玩意儿就像自己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爬到山巅,还没有好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感呢,很快就有人提醒你“一山还有一山高”,这种落差感和失落感,似乎一下子连带着自己的成就感也变成了某种虚荣感,自然就有点意兴阑珊而心灰意冷。因为自己最是清楚能爬到这山巅自己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又付出了多少代价,如此,何以再叫我像个平凡人一样去平常心呢?可是,并不是谁都到过山巅呢!这样去理解会不会就好受多了呢?

我是说,正是因为自己享受到了那种山巅之上的快感,所以,对于身边人总难免会希望能够一起。以至于忘了问对方是否愿意,也忘了去看别人是否有自己方向,更是忘了去思考自己的“快感”又能保持多久呢?短暂的歇脚之后,终归还是要继续向前呢!

如此不耐,如此烦闷,如此苦恼,究竟是不太尊重人,更是不尊重自己呢。我是说,对于陌生人,其他人,好像很容易做到的事儿,为何换作身边人就变得如此艰难了呢?是否潜意识里就深耕着彼此是要长久地相处且要相处很久很久,继而任何的行为都放大,任何的行为后果也跟着放得更长远,而以自己当时的视野也不过只看到了“它”的好罢了。但如果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便认为这就是全部,很明显这不是事实,更是没有什么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如此情况下,如此迫不及待地把人往上领,可后面的路,自己未曾走过的路,尤其是自己一旦意识到不对劲了,再想去回头?又当如何面对他人呢?终究是不负责的行径呢。或者说,压根就不是自己可以负责的。

至此,何须多言?何必如此?倒是自己太自以为是了。

以上,祝大家家庭和睦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