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I 小马三十万 清朝重臣林则徐54岁的时候,曾写下“十无益”。 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作了界定。 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并没用。 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淡泊名利、勤俭持家的立身原则是林则徐家风的集中体现。 林则徐童年家境贫寒,但是家教非常严格,他的父亲林宾日说,“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林则徐深受父亲淡泊名利的品学和勤勉自持的性情影响,贫苦的童年和严格的家教,使得他即使升至高官时,仍保持淡泊勤俭的习惯。 林则徐最为人称道的一句话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昭明了他自己的心意,并以此勉励后世子孙,体现了为后世家族而虑。 林则徐对子女精神意志的培养更为看重,父母爱子更要计长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始终坚持教导子女修身立家、勤俭持家、耕读传家。林则徐在做人、为官、学佛感悟的基础上总结了“十无益”,手书后悬于家中。 “十无益”,句句良言,它既是林则徐修身的标准,也是教育孩子的原则。 林则徐不仅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者。 |
|
来自: 我心依旧1368 > 《问过蓝天(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