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问了DeepSeek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

 小酌千年 2025-02-06 发布于河南
查收【个人成长+情感故事+自媒体写作】干货
图片

01

长久以来,我都对命运持有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我常常在信命与不信命之间反复横跳。

柳宗元说过:“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

一个人若能做到纯粹的自信或者自卑,那他就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或者心甘情愿任由命运摆弄。

无论哪一种,在我看来都可以被称得上幸福。

而我最大的毛病在于,我是一个自信与自卑并存的矛盾体。昨天还满怀雄心壮志,今天就彻底否定自己,不甘余生碌碌无为,又无法下大力气改变自己,每天在否定和怀疑的痛苦中拉扯逃避。

我的内心活动,被中岛敦《山月记》里的这段话形象精准地刻画出来了: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02

脆弱的自尊使我羞于谈论梦想,害怕遭到周围人的耻笑,在很多个夜晚,我都做过同样一个梦,梦见自己独自穿过漫长的黑暗,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披荆斩棘,最后登上山顶惊艳世人。

更可笑的是,我竟然被一种莫名其妙的荣誉感束缚,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应该成为家族困顿落后命运的终结者,让“穷不过三代”的谚语从书本照进现实。

这种自我强加的使命,如同一道坚不可破的璧障,让我在具体的生活面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在那些几乎快要窒息的时刻,我多想找个人倾诉衷肠,并希望他不要把我这些纷乱的想法当成是无病呻吟。

尽管我曾试着构建自己的“同温层”,但遗憾的是,我几乎在现实中找不到这样一个人,大家都在忙着谋生,忙着挣钱,忙着问这个世界要结果……没人在这个时候愿意听你那些虚无缥缈的想法。

图片

03

于是我向DeepSeek问出了这个问题,想听听Al的意见。

我问它:“如果我这辈子无法活成理想中的样子,该如何与自己和解?”

短暂的思考过后,它给出了如下回答:

“首先,我想说的是,你的感受是非常真实且普遍的。很多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面临类似的困惑和挣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失落、焦虑,甚至怀疑自己。”

接着,它又给出了一些具体方法:

①接受不完美

允许自己犯错: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犯错和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允许自己有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这些不完美是自我和解的重要一步。

②重新定义“成功”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达到某个目标,而在于你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成长了多少。享受过程,珍惜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③培养自我同情

对自己温柔一点:我们往往对自己比对他人更苛刻。试着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给予自己理解和支持。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这已经足够好了。”

④寻找新的意义

探索其他可能性:如果某个理想无法实现,或许你可以尝试寻找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人生有很多条路,每条路都有其独特的风景。你可能会发现,新的方向同样能带给你满足感和成就感。

 ⑤寻求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